当前位置:首页 > 郑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优必选郑州:力争成为华中乃至全国领先的AI机器人产业园丨机器人奇豫记

admin4个月前 (01-18)郑州产业信息27

  2024年,在政策支持和行业创新的双重推动下,我国产业正朝着更高质量、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展现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国内多地也出台了相关的产业政策。在河南,产业已被纳入28条重点产业链,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未来制造产业的两个关键赛道之一。

  据悉,“头部股”优必选科技已布局河南,成立(郑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州),后者将打造集产品创新和场景示范双驱动、生态优化和产业协同共联动的机器人产业集群,力争成为华中区域乃至全国领先的AI机器人产业园

  “大家好,我来给大家打一套太极拳!”近日,大河财立方记者实地探访优必选郑州,人形机器人Walker在展示握手、行走、打开冰箱拿饮料等行为后,现场表演了太极拳的部分动作。

  优必选郑州运营负责人介绍,优必选科技是一家集AI和人形机器人研发、平台软件开发运用及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全球性高科技企业。其自主研发的Walker系列机器人是中国首个商业化双足真人尺寸人形机器人,在人形机器人有效专利数量上全球领先,已率先实现了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是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先驱与领导者。

  2024年4月,优必选科技与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6月,双方启动合作,将建设多模态智能服务机器人产业示范基地暨多模态智能服务机器人河南总部,打造全国首个“机器人嵌入式产业小镇”项目,优必选郑州应运而生。

  实际上,自启动建设以来,“机器人嵌入式产业小镇”项目推进速度持续加快。在2024年11月底举行的2024豫粤产业链合作交流对接会上,优必选科技副总裁庞建新透露,该项目首批企业已签约入驻,预计2025年将集聚40家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生态企业在小镇落地发展。

  优必选郑州运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优必选郑州将打造集产品创新和场景示范双驱动、生态优化和产业协同共联动的机器人产业集群,力争成为华中区域乃至全国领先的AI机器人产业园。

  全球首款人形机器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与传统机器人相比,人形机器人在功能开发、应用场景以及人机交互等方面,都很有想象空间。人形机器人也一直被认为是机器人领域中的技术竞争制高点,是国与国之间科技竞争的聚焦点。

  优必选科技布局了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技术,拥有硬件、软件全自研的技术能力,包括行业领先的人形机器人硬件与控制技术(机器人运动规划和控制技术、高性能伺服驱动器)、AI技术(仿人大脑、仿人小脑)、机器人与AI融合技术(SLAM及自主技术、视觉伺服操作与人机交互),以及机器人操作系统应用框架ROSA2.0。

  “我们是全球极少数完成从小扭矩到大扭矩的伺服驱动器批量生产的公司。”优必选郑州运营负责人说,近期公司正式发布的全新一代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在一体化关节技术、集成化头部设计、仿人灵巧手等硬件性能创新迭代,让机器人具备更稳定可靠的肢体和更敏捷灵活的操作能力。

  其中,仿人灵巧手是优必选科技自研的第三代产品。通过6个阵列式触觉压力传感器,该灵巧手可以精准监测抓握力度,为Walker S1执行精细操作提供可靠的硬件支持。

  该灵巧手还具备全栈式灵巧操作策略库,能够根据工业场景的泛化能力需求训练相应的技能库,实现多种通用技能。同时,Walker S1可替换末端执行器,实现双手15公斤的负重行走,满足工业场景中蕞常见的搬运任务。

  据悉,Walker S1为工业场景应用而生,“入职”全球蕞多工厂,已在比亚迪、奥迪一汽、吉利汽车等企业工厂应用。

  重仓河南,助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2023年12月,优必选科技登陆港交所主板,成为“人形机器人头部股”。在国内各地积极招引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的背景下,河南郑州为何能获得优必选科技的青睐?

  对此,优必选郑州运营负责人表示,政府支持及市场需求是公司落地郑州的主要原因。

  例如,优必选郑州所在的中原区,明确以科技服务业为主攻方向,以都市型工业为支撑,着力构建“一区多园” 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并将AI、机器人等未来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中原区有众多的企业,包括传统制造业企业和新兴科技企业等,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加速,对于智能机器人等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优必选可以针对当地企业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机器人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优必选郑州运营负责人说,就当前发展阶段而言,优必选郑州将重点关注AI教育等方向。

  庞建新透露,公司计划未来5年持续加大在河南省的产业投入,以郑州为核心,积极推动AI与机器人技术在河南省更多地区和更多行业实现广泛应用发展,以产业促进研发创新,助力河南省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河南引进博士超过4200人揽天下人才发挥顶尖人才带动力!】9月24日第五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在郑州举行。2018年以来连续举办四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全职引进新加坡科学院院士罗

【河南引进博士超过4200人揽天下人才发挥顶尖人才带动力!】9月24日第五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在郑州举行。2018年以来连续举办四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全职引进新加坡科学院院士罗

  231次播放· 发布时间:2022年9月24日   【 河南引进博士超过4200人 揽天下人才,发挥顶尖人才带动力!】9月24日,第五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在郑州举行。2018年以来,连续举办四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全职引进新加坡科学院院士罗德平及团队;签约落地刘大响院士领衔的“中原空天创新研究院”、姚建铨院士领衔的“长园华水产业学院”等重大...

上汽郑州基地零部件产业园20亿项目成功签约

上汽郑州基地零部件产业园20亿项目成功签约

  今年5月,投资20亿元的上汽郑州基地零部件产业园项目成功签约,郑州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硬实力”增长速度再次受到瞩目。   2016年,郑州市整车产量已达62.5万辆,同比增长21.8%,产值突破1000亿元,全市云集了宇通客车、海马汽车、宇通重工等近20家汽车企业和150余家汽车零部件核心配套企业,汽车产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高于全国平均增速约15个百分点。...

中西部九省区齐聚郑州共线个项目签约(图)

中西部九省区齐聚郑州共线个项目签约(图)

  中新网郑州10月31日电 (记者 周小云)31日上午,2014中国( 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启幕。这是中西部九省区首次组团举办的一次大型对接活动。   此次转移对接活动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及河南、河北、山西 、内蒙古、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陕西九省(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作为本次系列对接活动的东道主,共邀请5000余客商参会。...

产业向上城市向新中国(郑州)产城更新创新发展大会在高新区举办

产业向上城市向新中国(郑州)产城更新创新发展大会在高新区举办

  7月29日,以“新模式 新理念 新技术”为主题的2023中国(郑州)产·城更新创新发展大会在郑州高新区隆重开幕,郑州再一次成为全国焦点。   本次活动由郑州市人民政府指导,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全联房地产商会城市更新分会主办,北京天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高速天鸿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郑州高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郑州产城更新投资发展有限公...

产经观察︱郑州安阳共建氢能汽车产业研究院打造“京港澳”沿线“氢高速”

产经观察︱郑州安阳共建氢能汽车产业研究院打造“京港澳”沿线“氢高速”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为贯彻落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推进河南省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生态建设,9月29日下午,河南省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对接会在安阳隆重举行。会上,河南省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研究院与安阳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河南省氢能与燃料电池...

传感器大会招商效应显现河南省各地签约总金额超300亿元

传感器大会招商效应显现河南省各地签约总金额超300亿元

  大会签约仪式上,河南省各地共计签约项目42个,总签约金额300.2亿元,其中郑州高新区签约项目20个,签约金额157亿元。通过招引一批创新平台、科技孵化、制造业类项目,在核心器件、产业应用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上持续发力,为   大河财立方记者在现场发现,签约项目合作对象有一定的含金量,比如,郑州高新区和深圳上市公司雄韬股份(002733.SZ)签约雄韬氢能产业园项目,...

全省第二期“三个一批”活动举行

全省第二期“三个一批”活动举行

  10月8日,全省第二期“三个一批”活动举行。作为全省第二期“三个一批”活动主会场,郑州在“三个一批”活动中,签约2个项目、开工5个项目、投产2个项目。   其中,开工的创新科区域总部基地及大数据中心项目,位于高新区红杉路与杜英街交叉口,占地面积130亩,总投资40亿元。主要建设以大数据中心、国家级数据测评中心为基础的“两中心、三基地”国家级数字产业硅谷,围绕大数据...

创投日报(1月10日)

创投日报(1月10日)

  ●央行:2022年社融规模增量为32.01万亿元,M1增速3.7%、M2增速11.8%   ●国家发改委:明确将境内企业间接到境外借用外债纳入管理范围   ●目标规模50亿元!郑州市产业母基金新签约基金落地   ●郑州市召开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   1月9日下午,郑州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会议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