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日报•经开周刊郑州经开区先进制造业园区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园综合开发项目签约
郑州经开区先进制造业园区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园综合开发项目签约
经开区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 经验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
创新志愿服务模式 深度赋能基层治理
助企纾困出实招 解决企业员工住宿难题
人大代表走进企业 为高质量发展献策
“企业路演+现场交流”让资本与企业“双向奔赴”
以春为约,共筑未来。3月27日,郑州经开区先进制造业园区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园综合开发项目投资签约仪式举行,该项目以“产业驱动、生态优先、智慧引领”为核心,打造集装备制造、现代服务、生态宜居于一体的产城融合示范区,这也标志着郑州经开区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了解,先进制造业园区高端智能装备产业片区是郑州经开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承载着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产城融合发展的历史使命。此次签约的高端智能装备产业片区开发项目,总面积为3.35万亩,开发面积约1.93万亩,项目一级开发总投资99.86亿元,位于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先进制造业园区,规划范围为郑民高速以南、福山路以北、107国道以东、雁鸣大道以西的围合区域,建设周期暂定12年,包括规划设计、资金筹措、工程建设、土地一级开发整理、产业导入及园区运营管理等全方位服务。
项目建成后,将引入一系列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企业,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预计带动就业数万人,年总产值将超千亿元。同时,项目还将配套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包括道路、桥梁、水电气暖供应、拆迁安置建设、教育医疗设施等,为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据悉,该项目由郑州经开区管委会授权郑州经开资本集团有限公司牵头,采用“投资人+EPC+O”的创新运作模式,引进了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中城立扬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河南地矿集团中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组成的联合体参与,共同助力郑州经开区的产业升级与城市建设。项目的落地实施,将为郑州经开区全面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注入强劲动力,也将为该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发展活力。
高端智能装备产业片区作为郑州经开区扩区板块先进制造业园区头部个开发建设的片区,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作为经开区主要的产业投资型企业,郑州经开资本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秉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理念,确保产业布局科学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人性化,逐步将片区打造成为集装备制造、现代服务、生态宜居于一体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近年来,郑州经开区始终坚持“制造立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此次签约是郑州经开区立足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加快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质的重大机遇,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推动扩区共建破题开篇的具体实践。
郑州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秉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理念,推动产业布局科学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人性化,努力为全市乃至全省的片区开发树立新标杆。
近日,记者从郑州管委会获悉,郑州经开区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经验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典型案例,是河南省唯一入选案例。
2024年年底,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方案》提出,“教联体”是“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的工作方式”。
近年来,郑州经开区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多方协同,推动学校因地制宜建立“教联体”,完善区校两级共育课程,开展丰富的共育活动,注重数字资源平台应用,培育特色品牌,走出了一条家校社协同共育新路。
积极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机制。郑州经开区会同教育、文旅、科技、妇联等相关部门,联动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社会资源,发挥家庭教育指导师、家校社共育志愿者、家校社共育先进个人三支队伍的带动作用,形成工作合力。
加强全年龄段课程建构。郑州经开区教文体局引导各中小学校结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及教育规律,统一规划设置家庭教育课程内容和标准。同时,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发挥经开区工业企业集聚优势,挂牌一批社区教育基地、校外教育实践基地、科学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高度重视阅读工作。郑州经开区相关部门常态开展书香家庭、书香校园建设活动,组建“妈妈读书会”学习共同体,学生读书活动案例入选全国青少年读书行动区域优秀案例,2024年“书香经开”荣获全国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同时,经开区还广泛挖掘联系社会资源,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合作开展幼小衔接专项工作;与辖区影院合作开展中小学生影视教育活动;与河南省博物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教育学院、高途集团等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凝聚育人合力,共同助力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近日,郑州市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巡回宣讲暨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动员活动(经开区专场)在郑州经开区管委会举行,激发全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提升社会工作从业者的专业化水平。郑州经开区各有关单位、志愿服务组织代表、社区工作者等200余人参会。
活动现场,郑州市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宣讲团代表周慧玲等人,现场讲述他们的感人故事、分享成熟志愿服务项目案例,用朴实的语言和鲜活的事例,生动地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他们在家庭教育、水上救援、急救科普、关爱新就业群体、社区治理等各个领域绽放光芒,彰显志愿风采,动人的事迹深深感染了现场的听众,会场不时响起热烈掌声。
考试动员环节,社会工作领域专家、郑州市青荷橄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杨杰从什么是社会工作、国家政策支持与行业前景、社会工作资格考试与备考三个方面进行系统讲解,鼓励广大社会工作者积极参加考试,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社会工作从业者的专业化水平。
郑州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融合发展,用爱心和专业点亮希望,为建设更有温度、更有担当的经开区贡献力量,继续书写新时代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的精彩篇章。
“解决了住宿难题,我们专心致志搞生产,很安心,归属感很强!”近日,提及企业300余名员工宿舍问题得以解决,郑州海立电器有限公司运营总监侯名可感慨万千。
海立电器是郑州经开区潮河办事处海尔社区辖区的“老牌企业”。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员工数量也随之增加,员工住宿问题一直是困扰企业的一个难题,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稳定性和生活品质,给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
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海立电器带着“烦心事儿”,来到海尔社区寻求帮助,希望能够在企业附近找到合适的宿舍。得知相关情况后,办事处与社区两级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积极发挥“店小二”精神,主动倾听企业需求,帮助沟通协调。
“在深入调研、广泛收集信息后,我们蕞终将目光锁定在宝海物流园内。这个地方地理位置优越,且拥有部分闲置宿舍楼。”海尔社区书记海飞说,经过多轮磋商,在社区的见证下,双方蕞终达成共识,决定在宝海物流园内为海立电器划定专属宿舍区域,并提供必要的配套设施和服务。
在新的职工宿舍,记者看到空调、热水器、洗衣机、晾衣架等生活设备一应俱全。“宿舍离厂区步行3分钟,周边配套啥都有,很方便!”海立电器员工张先生是入住新宿舍的员工之一,住宿问题得到解决后,他铆足干劲,迅速投入到紧张忙碌的生产之中。
把企业压力变为留人红利,坚持能办即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提供精准服务,这是郑州经开区潮河办事处推进“立体化服务”项目走深走实的举措之一。
作为连接政府与企业的桥梁,社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满足企业需求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海飞表示,社区将继续秉承“服务至上、企业为本”的理念,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联系,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满足企业的多样化需求。
3月25日,郑州经开区人大工委组织驻经开区各级人大代表对经开区产业发展和项目推进工作进行集中视察,为郑州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视察期间,代表团深入高途智成港项目、郑州海立电器有限公司、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郑州恒枫饮料生产基地、郑州恒达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地,认真听取郑州经开区经济发展情况汇报和相关企业负责人介绍,详细了解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企业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以及产业发展等情况。通过看项目、问现状、听汇报,直观地感受郑州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代表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集中视察为契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高质量发展,持续发挥人大代表力量,提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意见建议,助力郑州经开区高质量发展,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代表智慧和力量。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银企协同效应,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促进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近日,郑州经开区财政局(审计局)、郑州经开区经济发展局联合工信、教文体等部门联合举办政银企对接暨小微企业融资路演活动。
活动现场采用“企业路演+现场交流”模式,来自不同行业的6家企业参与,涵盖医疗科技、供应链管理、工程检测、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的创新项目,企业代表围绕自身核心业务、技术优势、市场前景和融资需求等方面进行阐述。
参会的14家银行机构就关注的问题逐一向企业提问,并介绍了适合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各类贷款产品、金融创新服务等,从软件服务到订单信用贷,为各企业提供多元的融资选择。
一对一、点对点、面对面……企业与银行、投资机构深入探讨,就融资细节、合作模式等问题进行沟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