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会为媒撬动传感器产业发展 郑州高新区发展潜力不断
国庆长假后头部个工作日,河南省第二期“三个一批”活动主会场设在郑州高新区,抢抓机遇和优势,高新区在活动中,签约2个项目、开工5个项目、投产2个项目,再次吹响高质量发展“号角”;
10月10日,由高新区主承办的中国北斗应用大会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十届年会盛大开幕,50余位院士专家以及150多家北斗研发产业领域知名企业欢聚一堂,共同探索北斗产业化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谱写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10月16日上午,2021“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年度总决赛在郑州高新区擂响战鼓,在全国300多个创新创业项目中脱颖而出的10个优质项目论剑郑州,再次掀起一场创新创业新热潮;
郑州高新区以会为媒,动力和活力持续增强,在创新发展奋进中,又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展现了荡气回肠的底气豪气。
11月1日,2021世界传感器大会即将在郑州拉开帷幕……据悉,此前,郑州高新区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两届世界传感器大会,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对郑州市、河南乃至全国传感器及相关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发挥了重大推动作用。
品牌效应逐步显现。两届大会的顺利召开,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赢得了各方认可,期间,申建了河南省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成立了智能传感器创新联盟(河南分盟),发布了院士联名倡议的“郑州共识”,面向全球发布了“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规划”成果报告,制定了“传感器产业政策十条”。大会期间的很多观点、建议都已经转化或者正在转化为传感器领域进一步创新发展的举措,在业界已初步形成发展的共鸣、广泛的关注。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高新区通过两届传感器大会促成一批传感器相关的重要项目签约,累计签约项目16个,协议总金额合计超过200亿元,涉及中国电子、卡斯柯信号、紫光股份、鼎实医疗、深圳昊博等业界头部企业,涵盖气体传感、压力传感、位移传感、激光传感等领域,一些专业化企业也不断向郑州集中。
传感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郑州高新区在智能传感器及终端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已处于全国上游水平,形成了气体、气象、农业、电力(网)等多门类传感器产业链及批量生产能力,涵盖了环境、工业、农业、电力等诸多领域,已集聚传感器相关企业3011家,现有高新技术企业中有500多家与传感器产业相关,奠定了高新区传感器未来发展的基础。在2020年9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颁布的2020传感器十大园区排名,郑州高新区位列第五。
以会为媒,高新区扩大“朋友圈”、扩展“大市场”、扩容生产力,传感器为重点的物联网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阔、越走越顺畅。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