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招商视角来看郑州和富士康
毕竟挖掘真相、新闻报道向来不是笔者的长处
相信绝大部分招商引资工作者都接触过富士康
清楚的写明了要地方政府要供地几百亩以上、零地价、代建厂房、招工补贴.....
地方政府能基本上答应这些条件才有下一步的可能
而“产业转移”往往从沿海转向内地
富士康,正是“产业转移”的典型代表!
后面就转移到武汉、郑州、衡阳、廊坊等二线甚至三四线城市
无非人力资源、成本、布局等等各种因素
比如武汉主要生产台式电脑,山西晋城主攻光电生产,烟台重点产游戏机
也是相对来说产量蕞高、出口蕞好的机型
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招商工作者去学习
至少从天然条件上,它一不靠海二不靠边
(比如说外贸补贴政策力度,真的让中部其它城市汗颜)
富士康占了整个郑州60%以上的出口
郑州的外贸总额也超过大连、武汉这些大城市
无论如何在中部排头部还是算得上的
再来说说当年河南为了引进富士康这件事
传言当年的“郭省长”和“郭总”这“两郭”发生过一些故事
当然项目带给了郑州乃至整个河南改观
一听到投资32个亿的“校企合作”富士康(开封)实训基地项目
是一栋栋烂尾楼以及一大堆擦屁股的后事....
从招商的角度来分析郑州和富士康的认知
并且一线城市对河南的吸附能力太弱
一线城市蕞近也就北京,隔的距离也太远,影响力也小
抛开外贸不谈,解决就业这个问题是杠杠的
或许,人口既是河南的优势,也是富士康选址的原因
河南虽然是人口大省,但绝不是教育大省
没有985大学,挤了一所211大学
明显要逊色其它中部城市如武汉、长沙
毕竟富士康项目不是技术密集型产业
到底是富士康的整体布局还是省市招商者的要求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