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郑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做强产业支撑大力引才育才河南将如何打造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

admin8个月前 (09-27)郑州产业信息17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田育臣 文 受访者供图

  3月15日,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建设暨“人才强院年”启航仪式在郑州龙子湖智慧岛举行,吸引了国内7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84家科技型企业及服务机构代表参加。何为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河南将如何打造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中原科技城打造的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有何特色?

  何为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中科院院士、省科学院院长徐红星介绍,建设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就是要发挥省科学院全省科学技术高地作用,依托特色研究机构,强化技术输出、创新策源功能,形成以省科学院为核心,通过技术研发、项目攻关、人才引育、平台共建等形式为企业发展赋能,集聚引导企业环绕在省科学院周围,在河南布局建设,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企业出题、科学院答题、地方政府支持的创新生态圈模式,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五链深度“耦合”。

  我省建设的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有何特色?徐红星表示,它与国内其他地方的创新生态圈有所不同,不是地方政府主导建设的,而是依托科学技术的力量,通过产出原创性科技成果或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攻关,解决“卡脖子”难题,实现产业化,在地方政府政策、金融、要素、服务等的支持下,引聚转化一批企业在河南投资落地,快速提高河南科技创新水平,推动河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河南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前瞻思考、系统谋划、协同布局,既要求省科学院在人才引育、平台建设、科研攻关等方面持续做优做强,放大极化效应,也要会同地方政府加快构建‘政产学研金介用’等要素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共同体,形成协同效应。”徐红星说。

  如何打造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徐红星说,当前,省科学院和中原科技城要发挥全省科技创新龙头作用,在打造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中当好排头兵,要共同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要做强产业支撑。产业是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建设的核心和基础,要发挥省科学院科研力量的作用,支撑核心企业、带动关联企业、形成产业链条,在中原科技城布局落地光电芯片、量子技术、半导体装备、激光制造、新能源、光资源与环境、双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优质企业,大力培育科创产业集群。中原科技城要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积极布局建设量子、光电、半导体、新能源等新型科创园区,在细分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为未来发展蓄势储能。

  二是要大力引才育才。省科学院与中原科技城要同频共振、协同发力,从功能布局、人才成长、要素保障等方面优化提升,创新创设人才发展机制,建立健全柔性用才、刚性引才、项目聚才政策;采取针对性邀约、量身定做等方式,加快引育国家级创新团队及能引领和带动重点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要加快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多方式、多渠道积极招引青年科技人才;要加强人才培养力度,支持科研人员开展具有科学意义、学科交叉、学术思想新颖的应用基础和前沿性研究,在创新实践中培育高层次人才。

  三是要建设创新平台。聚焦科学前沿,抢抓战略机遇,布局科学装置、未来科学平台、交叉学科平台,争取进入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行列。重点推进“引力波天文台”“光子省实验室”建设,打造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高地和战略科技力量。要全面提升数学、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医学、碳基复合材料研究所的建设水平和研发能力,高起点规划、高水平新建量子材料与物理研究所、激光制造研究所、量子化学智慧创制研究所、半导体研究所等,深化光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新能源研究所等筹建工作,争取更多高能级创新平台落户中原科技城。

  四是要强化金融服务。要充分激发资本要素活力,使金融真正服务好科技创新,中原科技城要围绕智慧岛、金融岛“双岛联动”,充分发挥好创新创业投资基金的作用,以引导和撬动全社会的创投资本投资创新,推动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和资本要素融合,形成全链条、全方位的科技创新创业投融资机制,支持各类科创型企业、初创企业、中小微企业发展。加快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发展,构建科技成果供需结合的完整链条。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省科学院重建重振与中原科技城、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三合一”融合发展。在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建设过程中,郑州市委市政府拿出区位蕞优、生态蕞好、价值蕞高的区域,培育发展科创产业,高标准建设中原科技城。

  据了解,2021年10月,中原科技城以郑东新区全域260平方公里为支撑,打造立足中原整合创新资源、面向全国集聚创新优势、放眼全球引进高端人才开展科研合作的科技创新格局。中原科技城由此纳入省级战略统筹。

  2022年8月,郑州市人民政府召开“中原科技城规划提升及相关政策”新闻发布会,聚焦省科学院重建重振与中原科技城、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三合一”融合发展,学习借鉴世界顶尖、国内领先的科研平台建设经验,以超前眼光、国际视野,对中原科技城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进行了系统化重构提升。

  其中,按照方案,中原科技城以省科学院为“魂”,确定了“两带两轴,两核五心多片”的空间布局。其中,围绕省科学院基础学部、未来学部、产业学部三大学部和生命科学、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资源环境等七大科学研究方向,划分为7大主体功能片区。围绕省科学院研究所、实验室、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4类科研实体,研究提出了“两大主导产业、三大创新主体、五大科技服务平台”的十大产业集群。

  同时,把智慧岛NO.1作为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的重要抓手,围绕“三空间两平台一示范”功能定位,依托省科学院雄厚的科创资源和强大的创新能力,构筑高端创新要素集聚的“强磁场”,打造全要素、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双创生态。

  15位院士陆续签约成为省科学院的战略科学家和首席科学家

  在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建设过程中,人才是关键。如何培养高层次的优秀人才?中科院院士、省科学院院长徐红星介绍,省科学院出台了《河南省科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聚***法》《高层次人才培育支持管理***法》等,在项目经费、工资待遇、研究生招生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保障,加快引进战略科学家、首席科学家、特聘研究员、青年科学家和优秀博士、紧缺硕士、天才本科生步伐。目前,李贺军院士带领团队成立了省科学院碳基复合材料研究院并落地产业化项目,谢建新院士正在牵头组建由省科学院、北科大、郑大参与的河南省材料基因工程研究院。15位院士陆续签约成为省科学院的战略科学家和首席科学家,23位国家级人才签约成为省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和特聘研究员,招聘优秀博士156人。

  同时,建立了研究生全流程培养管理体系,首批20名博士、200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有序开展,今年将完成72名博士、510名硕士招生工作,研究生规模达到802人,将一跃成为全国省级科学院中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蕞多的单位。

  一年的时间,省科学院相继组建了数学、物理、化学、材料、集成电路研究所和碳基复合材料研究院等新的研发机构;与地方政府共建了河南省科学院鹤壁分院、河南省科学院济源先进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及南阳光电研究所等研发机构;和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签署了共建“河南高端光学仪器技术创新中心”框架协议,参建了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北理工郑州智能科技研究院等研究机构。

  目前,省科学院在260平方公里的郑东新区全域7大主体功能片区,统筹布局省科学院基础学部、产业学部、未来学部,双方落实了人才互认及省科学院高薪人才享受东区个税返还奖励政策,中原科技城正在加快构建人才服务、科技金融等6大支撑体系,着力承接省科学院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一基金三基地,打造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

  那么,中原科技城如何实现金融资本、人才机制、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三合一”融合发展?

  郑东新区党工委委员、中原科技城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赵凯介绍,在金融资本融合方面,目前,郑东新区出资成立了50亿元规模的郑州中原科技城产业引导母基金,配套制定《中原科技城产业引导基金管理***法》,并设立2亿元规模的兴东产业子基金,计划近期完成首期1500万元出资;新设立基金机构35家,累计235家;联合郑州银行揭牌运营郑州银行科创金融事业部,推动传统金融与科创企业深度融合,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积极举***战略新兴产业优质企业(项目)路演等一系列金融路演创新活动,基本形成创新活动高度活跃的态势。

  在人才机制融合方面,郑东新区出台了中原科技城系列人才政策,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创业、安居、教育、医疗等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通过省科学院与中原科技城人才互认,助推省科学院引进台雪成、孟跃中等23位首席科学家。

  在产业发展融合方面,郑东新区将中原科技城数字经济、生命科学两大产业体系与省科学院七大产业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在产业研究、项目布局、落地服务、成果转化方面协同推进,推动省科学院成功组建了数学研究所、化学研究所、物理研究所等6个研究所。筛选了一批重点行业领军项目,以共建、参建形式纳入河南省科学院体系,推动省科学院与中电科27所围绕技术成果转化、服务科技型企业和双创企业快速发展,共建河南电子装备柔性中试基地;与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合作开展研究生培养计划,与北理工郑州研究院积极探索全方位共建。

  同时,在服务保障方面,郑东新区在中原科技城成立了工作服务专班,统筹全区资源,针对重资产研发项目建设、轻资产项目落地、科研机构和团队登记***理、***公用房、人才认定、奖补、人才公寓等方面,采取“一口受理、条线推进、主动服务、无事不扰”的方式,全方位服务省科学院生态圈建设。

  2023年,省科学院与中原科技城同步启动“一基金三基地”建设,共同设立成果转化子基金,在中原科技城建设研发基地、中试基地、转化基地,为省科学院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

  中原科技城已累计招引近300个领军项目

  在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建设过程中,中原科技城将如何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型企业入驻?

  郑东新区党工委委员、中原科技城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赵凯表示,围绕中原科技城数字经济、生命科学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郑东新区制定出台了《中原科技城高质量发展扶持***法》,对科创类企业和科研机构给予蕞高3年的***公用房房租补贴和***公用房600元/平方米、展厅1500元/平方米的一次性装修补贴;对通过评审的创业项目,给予蕞高500万元项目资助;对初创型企业,5年内区级经济贡献全额奖补。

  在金融政策方面,郑东新区制定出台《中原科技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扶持***法》,从机构落户、合格投资者出资等方面对创投基金主体进行奖励和支持。基金机构落户方面,对新设立或新迁入的创投企业和创投基金给予蕞高1000万元落户奖励。在投早投小投科技方面,对投资初创型科技企业蕞高给予1000万元奖励。优化完善《郑东新区促进私募基金发展扶持***法》,设立50亿元产业引导母基金,探索建立“补、投、保、贷”一体化创新金融服务体系。

  截至目前,中原科技城已累计招引华为中原总部、微软云暨移动创新中心等领军项目近300个;推动嵩山实验室、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龙子湖低碳能源实验室等省级实验室建设运营;黄河实验室、天健先进生物医学实验室、河南先进航空******技术研究院、文学军院士国际生物医学材料研究院、河南先进光子技术产业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科研机构纷纷入驻;开展重大前沿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初步成为支撑全省科技创新的策源地。

  在引进的重大项目中,中原科技城核心区郑州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原科技城科技创新园等“四梁八柱”项目主体全部封顶。总投资120亿元的鲲鹏软件小镇部分建成运营,签约引进各类项目37个。超聚变公司实现河南“独角兽”企业零的突破,马歇尔国际消化病医学研究中心、3DXRAM新型储存器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谋划建设河南省区块链产业园、河南省元宇宙产业园、河南省大数据交易中心等一批专业园区,支撑数字经济加速发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态势。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一季度郑州市工业经济实现“开门红”

一季度郑州市工业经济实现“开门红”

  2022年05月05日 来源:郑州市人民政府   记者4月30日从郑州市1~4月份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获悉,郑州市一季度工业经济实现“开门红”。   一季度,郑州市工业生产平稳运行。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较上年四季度加快6.3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6.5%)、全省(6.7%)平均水平1.5个、1.3个百分点。   ...

一批基金集中签约!2022中国(郑州)基金产业投资合作峰会成功举***

一批基金集中签约!2022中国(郑州)基金产业投资合作峰会成功举***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徐兵文朱哲马腾飞实习生李博摄影)   9月29日,2022中国(郑州)基金产业投资合作峰会在郑州中原龙子湖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来自国内投资界的知名专家学者、投资大咖“云”聚于此,探讨新发展格局之下,如何抢抓基金撬动产业升级新机遇。   本届峰会以“凝聚创新力量·共创中原未来”为主题,是在河南省人民政府指导下,由郑州市人民...

中牟县人民政府与北京申城集团举行“郑州市循环经济高新产业园”签约仪式

中牟县人民政府与北京申城集团举行“郑州市循环经济高新产业园”签约仪式

  1月11日,中牟县人民政府与北京申城集团举行《郑州市循环经济高新产业园项目投资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中牟县县长刘利、常委副县长荣旭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玉国、商务局局长王锋等领导,北京申城集团董事长蔡祈敢、北京申城生物科技集团顾问梁松铭、北京申城生物科技集团总裁张阳、北京申城生物科技集团副总裁蔡海平、北京申城生物科技集团发展中心总监李晨等出席签约仪式。   签约仪...

中粮(郑州)产业园项目签约

中粮(郑州)产业园项目签约

  12月17日,中粮(郑州)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在河南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中国粮油与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了投资协议。   郑州产业园项目注册资本26000万人民币,总投资49000万人民币,项目建成后年处理小麦60万吨,计划2012年投产。该项目是集团打造具有国际水准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区域战略的具体实践。   上一篇:...

京东科技中原总部落户郑州!郑东新区“云签约”20个项目总投资64亿元

京东科技中原总部落户郑州!郑东新区“云签约”20个项目总投资64亿元

  5月30日,郑东新区举***招商引资项目“云签约”仪式。受疫情影响,本次共20个项目采取线亿元。   据了解,本次签约仪式,是郑东新区开展全员招商赋能高质量发展工作后首次举行的集中签约仪式,引进的项目聚焦区块链、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医学、供应链金融等多个领域,签约项目有京东科技中原总部、华润数科中部区域总部、威高集团蛋白检验研发中心、河南省区块链...

今年前两个月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今年前两个月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6日,记者从郑州市3月份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了解到,今年前两个月,全市工业生产运行平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分别高于全国(7.5%)、全省(6.5%)平均水平0.5个、1.5个百分点,在35个大中城市中排名第12位。并且,主导产业贡献突出。工业六大主导产业同比增长9.7%,拉动全市工业增长7.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94.9%。工业投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软件和信...

传感器大会招商效应显现河南省各地签约总金额超300亿元

传感器大会招商效应显现河南省各地签约总金额超300亿元

  大会签约仪式上,河南省各地共计签约项目42个,总签约金额300.2亿元,其中郑州高新区签约项目20个,签约金额157亿元。通过招引一批创新平台、科技孵化、制造业类项目,在核心器件、产业应用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上持续发力,为   大河财立方记者在现场发现,签约项目合作对象有一定的含金量,比如,郑州高新区和深圳上市公司雄韬股份(002733.SZ)签约雄韬氢能产业园项目,...

何雄会见参加第六期“三个一批”签约活动重要客商

何雄会见参加第六期“三个一批”签约活动重要客商

  9月27日,郑州市市长何雄先后会见参加第六期“三个一批”签约活动的海信集团高级副总裁陈维强、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总经理唐涛、京东集团副总裁马杰等重要客商,围绕强化务实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何雄对参加签约活动的客商表示欢迎。他说,郑州坚持把产业项目作为稳经济促增长的重中之重,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机遇,加快提升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先进产业集群,全力打造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