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河南这25个村拟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看看有你家乡吗?
原标题:好消息!河南这25个村拟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看看有你家乡吗?
近日,住建部网站公示了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入选村落名单,全国共有1602个村落拟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河南省共25个村落拟入选。
中国传统村落原名古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传统村落不仅有美学价值,而且对完善新农村规划、提高城市建设水平都是有益借鉴。入选名录的村落如果要进行保护开发,必须编制保护规划,同时相关规划要经过国家部委级机构的审查。这个规划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控制过度开发,包括控制商业开发的面积和规模,禁止将生活街区改成商业街,不允许搬迁全部村民、将传统村落建成“博物馆”等开发行为。
那么郑州及周边城市都有哪些村落入选呢?
石洞沟村自然环境优美,村落格局鲜明,传统建筑风貌比较完整,历史建筑、乡土建筑整体格局保存良好,对研究历史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石洞沟,不能不提到的就是村子里的庙院,而现在庙院仅存的两座庙就是天爷庙和猴王庙,庙里分别供奉了玉皇大帝、齐天大圣。
新密市刘寨镇吕楼村,该村是“传统村落”,有一处保存比较完好的明清时期老宅院群体。据传是明朝洪武年间,山西洪洞移民来的吕姓家族聚居地,依洧水顺地势而建,楼房建筑高大雄伟,错落有序,且等级森严。
西街村位于朱仙镇东南一隅,是传统的回族聚居地。该村以清真寺为中心向四面辐射,村落历史传统风貌保存较为完整,文脉清晰,主要以清真饮食文化、伊斯兰文化等为主。西街村的清真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其起源与伊斯兰教传入朱仙镇同步,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该村的清真“十大碗”远近闻名。
新安县北冶镇的甘泉村(曾叫碗窑岭),曾是豫西地区蕞主要的日用陶瓷生产基地,已有上千年的制陶历史,是一座远近闻名的“古陶村”。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制陶业慢慢衰落,制陶人纷纷转行,村里只剩下为数不多的手艺人继续以制陶为生。
目前甘泉村保留了一大批具有独特民俗民风的传统建筑,通过普查、测绘,现存明清民居455间,历代作坊103间,古窑遗址82处,传统老庙等10处。
孙都村位于新安县仓头镇,现属仓头镇孙都社区。孙都村紧挨仓头镇政府,历史悠久。对于村名的来历,当地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孙都村所在地曾为朝廷建都候选之地,因此得名“孙都”。孙都村里有建于明代的黑子楼,历经沧桑,依然“风雨不动”。相传孙都村为朝廷建都候选之地,村西的安岭山上有一棵“鸡柏树”,枝繁叶茂,像一只雄鸡傲然屹立。孙都村如今还成了乡村游胜地,就连张艾嘉、李雪健也来取景拍电影!
农耕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核心,已经发展了五千多年。洛宁县作为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农耕文化的发展与历史并驾齐驱。尤其是下峪镇留下了深深的历史痕迹,许多农耕用具代代相传,还有叹为观止的农耕文化展示馆位于下峪镇后上庄村的古建筑王家大院。说起后上庄村,蕞著名的就是王家大院了!建于明末清初时期,相传下峪王氏先人在清初意外发现李自成藏于山中银库发迹,继而大兴土木建此宅院。据说大院是建在一个大水坑里,先在坑底铺上一层木炭,再平铺一层石条,然后再砖砌窑院,非常坚固。
“中国传统村落”如今已经是第四批
新县田铺乡香山湖管理区水塝村韩山村
浉河区董家河镇三角山村钱家大湾村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建部、网络
郑州潮生活V原创出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
别的不多说,今天我只想告诉你郑州凭什么不一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