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12月23日,记者从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上获悉,今年以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目前,全区党员干部共承诺事项2632项、问题清单列出问题226个,办结整改率99%以上,帮助企业解决难题110余项。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区开展了领导干部“一争三拼”、机关干部“一联三帮”、农村党员“一诺三促”和政法队伍“百警助百企”等活动,做到党员全覆盖。同时,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三个一批”、“万人助万企”、疫情防控、防汛救灾、脱贫攻坚和民生实事办理等工作结合起来,党员干部结合岗位职责,领办事项,承诺履诺。
在重大产业培育方面,锚定临港经济、冷链物流两大产业发展目标,规划建设了临港经济、冷链物流、临港科创三个专业园区,努力建设成为对接郑州大都市圈的豫货出海口、海货入豫口,豫中南城市的冷链产品周转、配送、结算中心,科创企业的孵化基地。目前,已有190余家企业进驻园区,近2万名群众在园区就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施“十大工程”,包括“一河四湖”水系连通工程、临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乡村生态文旅示范工程等,推进城市综合管廊、京港澳高速龙江路出入口、邵巨线高压线路迁建、分布式能源建设、新能源公共停车场等重大工程建设。建成了服务大厅、综合展示馆、未成年教育基地、儿童乐园、廉政文化园等一批便民设施。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提出了城乡建设、管理、供水、公交、环卫、教育、医疗、养老一体的“八化”目标,实施“一老一小一青壮”等社会事业项目32个,加快中医治未病中心大楼建设,高标准改造学校4所,新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4个。辖区16个村庄统一铺设管网、统一修建污水处理厂、统一垃圾清运,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在助力共同富裕方面,按照“脱贫攻坚五年过渡期”要求,配齐力量,落实帮扶政策,全区353户1247人脱贫户未发生返贫现象;加强动态监测,对新纳入监测群众98户327人进行帮扶。
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抓手,机关党员作为首席服务官下沉53家重点企业,送政策问需求,助力解决难题。区直22个党支部和党员干部亮身份、亮承诺、亮责任,联系村组社区,公开“双承诺”事项2630余项,问题清单列出问题226个。防汛期间,组成30支小分队与800余名农村党员一起奋战在抗洪一线支灾后重建小组帮助群众恢复生产。230余名党员志愿者开展“双结对”活动,参与城市清洁和文明交通志愿服务等活动4600余人次,前往戍边烈士家乡义务劳动,慰问老党员、困难群众210余人。700余名无职党员和青年组建成65支志愿服务队,奋战在30个行政村(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在全区干警队伍中开展“百警进百企”“法治进校园”“平安村居创建”活动,共排查、梳理问题65项,现已全部办结。辖区村庄全部开通“8890 民呼我应”便民服务热线,并在老应、范寨等中心村建设党建综合体和便民服务中心,打通服务群众“蕞后一米”。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