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大幕拉开!中牟开发区改革试点方案审议通过!
4月7日,郑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十三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改革试点方案》《中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改革试点方案》《郑州中原区现代服务业开发区改革试点方案》。
郑州市通过3个开发区改革试点方案的背后,是全省开发区改革大幕已经拉开。
全省开发区由288个整合为184个
中牟县开发区数量由3个整合为2个
是新兴产业的重要聚集区、创新驱动的主阵地、
是产业蕞集中、经济蕞活跃的平台功能区,
也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划重点了:与已过“而立之年”的郑州高新区比起来,中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郑州中原区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则显得“年轻”。3个开发区要对标国内先进地区,围绕去行政化、强市场化改革,建立完善与发展效益相匹配的管理体制,加快打造懂经济、懂市场、改革开放创新意识强的运营管理团队,不断增强开发区创新活力,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全省开发区由288个整合为184个
郑州市通过3个开发区改革试点方案的背后,是全省开发区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
在3月8日召开的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周李成介绍,今年以来,省发改委严格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发区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把推进开发区体制改革作为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统筹推进开发区整合、扩区、调规、改制工作。研究制定开发区整合方案编制大纲,全省开发区由288个整合为184个,减少104个。
从结构看,先进制造业开发区165个、占89.7%,现代服务业开发区19个、占10.3%。从分布看,县(市)管理的开发区102个,基本实现“一县一省级开发区”,省辖市本级管理的38个,市辖区管理的44个。从类型看,国家级开发区16个,其中高新区7个、经开区9个。
为了推进开发区改制稳步进行,我省印发实施《关于推进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优化管理机构设置、剥离社会管理职能、组建开发区运营公司等举措。
何谓“三化三制”?周李成介绍,深化开发区体制改革,各地要坚持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改革方向,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和领导班子任期制、员工全员聘任制、工资绩效薪酬制。
记者注意到,整合后,郑州市拥有各种开发区共计17个,是所有省辖市中拥有开发区数量蕞多的一个。这17个开发区就包括了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郑州中原区现代服务业开发区。
新揭牌的“1”承担对接长三角、大湾区“桥头堡”重任
近日,河南日报传媒有限公司策划推出“一图读懂河南185个开发区”智库产品。记者注意到,与此前新闻发布会上公布184个相比,有一个之差,多出的一个,则是3月31日揭牌的豫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年底前具备条件开发区完成扩区调规
记者采访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河南全省工业增加值从2016年的1.55万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近1.78万亿元,规模总量稳居全国第5位、中西部地区第1位。智能终端、新能源客车、盾构装备、超硬材料等主要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基本建成装备制造、食品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制造业对支撑全省经济发展起到了顶梁柱、压舱石、定盘星的作用。而开发区作为我省产业蕞集中、经济蕞活跃的平台功能区,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功不可没”。
那么,关于开发区的发展,我省规划如何?
河南省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于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规划,提出:今年要推动各地制定开发区整合方案,3月底前完成开发区整合挂牌。落实“多规合一”“三条控制线%的要求,科学编制开发区规划,力争年底前具备条件的开发区完成扩区调规。以“管委会+公司”“三化三制”为重点加快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选择30个开发区开展试点工作。依托省属企业吸引社会资本推动园区更新,盘活闲置低效土地,完善标准厂房等基础配套功能,聚焦1—2个主导产业招引落地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重大项目,力争新增2个产业规模超千亿元、5个超500亿元的开发区。
此前,******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改革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省高新区总数达50家,实现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全覆盖,其中国家高新区达10家以上;高新区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0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50%以上。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