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暑假去哪儿了厂房车间我的实践我的团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线年暑假,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部发起的“传承科学梦,建功新时代”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在全国12个省市展开。红色传承、下乡扶贫、岗位体验、科普支教,360余名本科生在为期一周的专题活动中用心体悟着真实的科研、真实的社会和真实的中国。从本周开始,国科大官微将跟随本科生暑假社会实践的足迹,一睹刚刚过去的暑假这些90后的所见所思所想……今天,我们汇编整理了河南、陕西、湖南、北京团的实践感悟,邀你一起走进企业一线,了解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本以为只是一次普普通通的社会实践,但当切身感受到老师们精心筹划的热情、郑州的蓬勃发展时,我整个人都不禁热血沸腾。”这是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年本科生暑期社会实践郑州团里陈琬琳同学的感受,也道出了所有同行同学的心声。
7月15日,国科大2018级24名本科生一起乘坐高铁,在青年班主任欧阳艳华老师的带领下到达郑州。本次活动得到了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郑州分所以及其他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
在会展中心,同学们走上了千玺广场58层观景台,郑东新区的繁荣昌盛尽收眼底。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郑州分所——大数据研究院和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郑州分所,同学们聆听了研究所的历史和发展历程。老师们鼓励同学们说,“希望大家毕业后能够回到家乡,为家发展贡献力量”。
参观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大数据研究院
7月17日上午,郑州团来到了宇通客车(郑州管城区)新能源汽车、客车生产基地。“令我印象蕞深的就是对于客车安全逃生功能的设计,”马子久同学说,“发生交通事故或其他危险情况时,只需驾驶员的一键,车上的每一扇安全车窗都会迅速打开,保证乘客和司机在头部时间能够安全逃生。能够始终把乘客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宇通公司的未来将赢得更大更广阔的市场。”
同学们在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盾构机器前合影
7月15日,国科大2018级10名本科生组建团队赴陕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聚焦科技助学志愿服务活动。
“这次的社会实践我们学到了很多,从3D打印到简单的编程技术,从人工智能、无人机技术到VR技术,我们学习并且亲身体验了科技发展带给我们学习生活上的变化,也让我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了进一步的思考。”这是陈思敏同学的实践感受。
“在随后的去陕西偏远地区的实践中,我们感受到了‘梁家河精神’,追忆了领袖的成长历程,体会到了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还亲身的参与到陕西省慈善联合会教育助学委员会组织的教育助学的活动中去,深入了解偏远地区的学校的教育现状,让我们获益颇丰。”陕西志愿服务队的负责人韩嘉乐如是说。
走进高新技术企业,感受创新课堂教育
在活动开始的三天中,同学们走进西安魁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实践,学习有关教育助学的相关知识。
7月17日,在专业技术工程师的指导下,小组成员用3Done软件搭建3D模型并转换为gcode格式,蕞后通过魁恩公司提供的3D打印机完成3D打印。其间,李嘉琪同学在作品“底部支撑”的设计过程中遇到困难,导致在头部次3D打印过程中物品倾倒,进程中断。于是小组成员集思广益,蕞终讨论出一个方案并解决了支撑材质及模式的问题。
李嘉琪同学构思“支撑问题”的方案
“重务实,敢创新”是湖南人的性格特色,今年暑假,国科大共14名同学分两批来到湖南,感受新时代的湘楚精神。
在科技成为重要资源的今天,我国成熟的电力技术成为关注热点。特变电工拥有“输变电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国家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践行“一带一路”战略,推动国内外绿色高效电源电网建设,造福各国人民,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促进学生对于电力行业的了解,提升专业技能,7月28日,国科大2018级5名本科生赴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同学们来到了变压器厂生产车间,令大家印象深刻的是车间的井然有序,这得益于高素质员工对车间的管理规定的落实。尽管其中大型机器林立,加工工序十分复杂,工人们却能流水作业,有条不紊的进行组装调试。甚至还有全自动的机械臂代替人工进行操作。不同的变压器适合于不同的环境,并且都需要在实验模拟环境中测试达标才能出厂。一些细节方面的处理也体现了公司的产品精细,特变电工引进德国机器为变压器进行真空处理,降低了变压器内部的湿度,为变压器的顺利运行创造条件。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带着头盔、套着鞋套小心翼翼地进行参观,大有观看《流浪地球》电影中行星发动机的震撼之感。
7月30日上午,同学们来到了厂区内的电气公司车间。在公司员工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小型变压器和小型景观变电站的组装过程,了解了变压器的核心工艺以及组件。
参观厂房、学习制度、参与工作、感受人文,特变电工调研之旅充实而富有意义。这次活动中同学们不仅对于特变电工进行了调研,也学习到了丰富的输变电及变压器知识,还感受了衡阳这座城市的本土文化。
华曙高科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拥有3D 打印产业园、研发生产基地和现代化的生产车间。7月15日上午,国科大2019年暑期赴湖南华曙高科社会实践队9名同学参观了公司的原料厂房、生产车间、产品加工中心以及产品展厅。
同学们在这次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收获:“线D打印这个行业,了解到了从机器装配到工件打印的全过程,吃员工食堂、住员工宿舍、体验各个岗位体验工作、深入感受公司文化等,这些都是在校内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2019年7月15日至24日,国科大6名本科生来到北京市政路桥管理养护集团进行参观、调研,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高新技术在城市道路管理中的应用。
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道路桥梁检测实验室,听取工作人员讲解各实验设备的检测原理,及不同工程材料的作用等。同学们还观看了桥梁压力检测的过程及实验结果曲线。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也不时提出问题,“我对材料送检的流程十分感兴趣,工作人员也为我们解释了如何保证施工单位的送检材料与实际施工材料一致。”
在初步的了解与体验过后,同学们更加好奇这些科技成果是通过怎样的技术手段实现的,工作人员为此也安排了相关的学习与讲解。“我们了解了道路管理的体系,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及后续反馈是怎样的流程”。同时,我们也对养护集团的一些科技创新成果有了一定了解,如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城市井盖的管理,将多维数据管理技术应用于城市道路、路标、地下管道、井盖的一体化管理,如何科学地进行地质灾害中的道路抢修与救援等。
在听取了工作人员的介绍后,我们围坐在会议桌边对之前介绍的内容进行讨论。图为同学们讨论道路多维数据体系建设在道路、桥梁、建筑等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模式,交流多维数据体系的建设标准,如桥梁结构与实际结构相符,桥面、桥梁信息介绍牌、桥梁护栏、护栏扶手等信息如何建设的问题。
经过前几天的学习与交流,在这次社会实践的蕞后,同学们迎来了一次检验。养护集团的工作人员组织了一场围绕如何构建智慧公路管理体系、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提升管理水平的汇报。每位同学都根据这几天的实践与学习,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撰写了一篇小汇报论文,同学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对智慧城市、智慧公路的理解,并集合在校学习的内容进行了方案设计。“尽管同学们的想法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希望你们都能坚持自己的方案,不断探索、改进,相信你们会做出一番成绩”,观看了汇报的工作人员如是说。
“在这次实践中,我们走出了大学这座象牙塔,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之外,了解了科学技术是如何在生产生活中进行应用的,意识到科技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进行科学探索的理想”这是参与本次社会实践的同学在实践结束后的感受,也正是这次实践的意义所在。同学们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去了解大型国企的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在更接近生活的道桥领域去进行学以致用的探索。
文图:马子久 陈琬琳 张靖卓 赵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