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的城市新区)
郑东新区原址为郑州东郊机场及其附近乡镇。新区范围包括郑州市中州大道以东,京港澳高速公路以西,连霍高速公路以南,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北的区域。辖区面积260平方千米,规划面积370平方千米。下辖12个乡(镇)办和3个园区。截止2023年初,郑东新区已建成区面积大概120平方千米,130万人入住,建成公共绿地面积40平方千米,水域面积18平方千米,核心区绿化覆盖率接近50%。截至2021年末,全区常住人口94.52万人。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郑东新区的:名称、历史沿革、自然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交通、名胜古迹、重要人物、重要荣誉等介绍
管辖面积260平方千米,规划控制面积370平方千米
郑东新区采取合理化发展理念,将蕞初的150平方千米规划区域划分为CBD(中央商务区)、龙子湖高校园区、龙湖地区、商住物流区、高科技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组团发展。2002年12月,在世界建筑师联盟年会上,郑东新区概念规划荣获中国首个“城市规划设计杰出奖”。
2021年,郑东新区全年完成区域生产总值1270.3亿元,同比增长4.8%,总量居郑州市第二位。逐渐完成10个科技公园等公园游园的建设,推进贾鲁河等12个绿化水系项目建设,持续实施黄河湿地生态恢复。新区建成区级图书馆、文化馆以及市民体育公园,加快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等重大文化项目建设。
2000年6月,时任河南省省长李克强同志在郑州调研时提出“一定要增强郑州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全省城市化进程”。同年12月20日,河南省委六届十一次会议进一步提出要推动郑州市建设。同年,位于郑州市东郊的原军民合用机场启动迁建,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以该区域为核心,建设郑东新区的战略部署。
按照1998年国务院批复的《郑州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至2010年)》的要求,以21世纪国际现代化城市的功能需求对郑州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进行完善、建设。
2000年6月,时任河南省省长李克强同志在郑州调研时提出“一定要增强郑州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全省城市化进程”。同年12月20日,河南省委六届十一次会议进一步提出要推动郑州市建设。同年,位于郑州市东郊的原军民合用机场启动迁建,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以该区域为核心,开发建设郑东新区的战略部署。
2001年7月,郑州市对郑东新区进行总体规划。
2002年3月,郑州市人大对规划方案以地方法规形式予以确认。
2003年1月20日,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工为标志,郑东新区开发建设项目启动。
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明确提出“加快推进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适时申请开展电子商务国际结算业务”。
到2014年8月,东区建成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部配套到位。
截至2015年底,郑东新区建成区面积突破115平方公里,入住人口突破115万人,入驻金融企业247家。
郑东新区处于郑州市区东部,介于34°4555N,113°4330E之间,覆盖范围西达中州大道、东接万三公路和京珠高速公路、北至黄河和连霍高速公路、南通陇海铁路和机场高速,总控制面积 210平方千米,目前已建成面积120平方千米。
新城区地处华北平原的西南部,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少雨多春旱,冷暖多变大风多;夏季炎热高温,降水集中;秋季凉爽,时间短;冬季漫长干冷,雨雪稀少。
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雨涝、大风、冰雹、干热风、低温雨雪冰冻等。商都路以南,包括陇海 铁路两侧和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这里地势稍高,还残留有一些沙丘岗地,泥石流 、崩塌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较高;商都路以北,包括龙湖、龙子湖外围地区 ,由于地势低洼,贾鲁河 、东风渠、金水河 、熊耳河汇聚于此,雨季洪涝 、地面陷落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郑东新区地处黄河冲积扇平原顶端的南翼,平均海拔约 90m。地势总体上表现为南北略高、中部稍低,部分地区有黄河泛滥残留的沙丘岗地。
郑东新区属于豫东沉降区,地壳运动以稳定为主。新区的大地构造属于华北地区的南缘 , 第四纪沉积物以河湖相松散物质为主 。 靠近黄河,泥沙淤积厚度达45m左右 , 部分地区残留有黄河泛滥沉积的沙地 。
郑东新区主要为农业区范围,共分为褐土、潮土、风砂土、水稻土4个土类、9个亚类、17个土属、51个土种。以褐土、潮土类为主。
现郑东新区绿化植物种类繁多,示共有植物44科、75属、107种。其中乔木一共有24科、46属、56种, 其中常绿植物达到17种,落叶植物达到39种。灌木有16科、27属、36种, 其中常绿植物18种,落叶植物18种。草本植物有8科、13属、15种。常见的有白杨、国槐、银杏、柏树、荆条、紫薇、石楠、狗尾草等。龙子湖区中心部分采用自然的起伏地形,以阔叶林为主,针叶树和阔叶树、常绿和落叶乔木及灌木等有序结合,采用以鲢鱼、罗非鱼、草鱼等为主的混合养殖方式。
郑东新区全年共上报规模指标1115.146公顷(16727.19亩)土地,其中包括郑州市2009年追加的870公顷指标(作为2010年批次审批)。此外,2009共完成515.2737公顷(7729.1055亩)土地的报批工作,同比增长287%。保障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主义学院、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国家干线物流港二期、火车郑东新客站西广场、郑大一附院、河南农业大学新校区等一批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2009年,共办理划拨用地8宗,建设用地总面积5047.05亩,土地补偿金总额48540万元,重点解决了龙子湖头部批高校和农民安置区土地手续完善工作。
郑东新区北部紧临黄河,由于黄河河床略高出两岸地面,所以新区河流系统归属于淮河水系。地处贾鲁河与支流交汇处, 雨季积水现象每年都有发生;近年来,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新区1/3地区出现漏斗现象;浅层地下水遭到污染, 硝酸盐氮超标达30.8%。新区内有龙湖、东风渠、金水河 、贾鲁河 、熊耳河汇聚于此,地表水资源丰富。
郑州市地热资源 (35℃ ~45℃ 水温的地下水 )主要赋存于新生代新近系下部层状热储层中,属新生代 沉降盆地埋藏型地热资源,其热储层由半胶结状细砂、 中细砂组成。郑东新区新近系中低温热储层埋藏在 800 ~1200m之间,含水层岩性以细中砂、细砂、中砂、粉砂为主水温在 40℃ ~45℃。郑东新区的地下热水具有无色透明、味甘甜、水质洁净的物理特征并含有医疗价值的各种矿物质成份和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2023年3月20日中原网讯,在已建成的龙湖外环东路生态廊道、“双河公园”智慧公园条件下,郑东新区目前森林覆盖率已达6.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达40.8%。在全国第45个植树节前后,本次义务植树总量约为600余株,树种主要有西府海棠、大叶女贞、白蜡、紫薇、雪松、石楠等,植树区域为规划的公园绿地。
截至2023年初,郑东新区下辖12个乡(镇)办和3个产业聚集区。新区在行政上分别属于金水区、管城回族区、中牟县,区管委会在龙湖中环南路86号。
杨桥办事处、龙子湖办事处、博学路办事处、白沙镇、龙湖办事处、豫兴路办事处、圃田乡、龙源路办事处、金光路办事处、如意湖办事处、祭城路办事处、商都路办事处
中原科技城、郑东新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中央商务区
郑东新区党工委书记、郑州中原科技城(郑东新区智慧岛大数据实验区)党工委书记
郑东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郑州中原科技城(郑东新区智慧岛大数据实验区)管委会主任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郑东新区工作委员会主任
郑东新区党工委委员,郑州中原科技城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郑州郑东新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郑东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郑东新区党工委委员、纪检监察工委书记
郑东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郑州中原科技城(郑东新区智慧岛大数据实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郑州中原科技城(郑东新区智慧岛大数据实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截至2005年末,郑东新区入住人口只有8万人。
截至2008年末,郑东新区入住人口达到21万人。
截至2011年末,郑东新区入住人口达到55万人。
截至2013年末,郑东新区入住人口突破200万人。
截至2015年末,郑东新区入住人口达115万人。
截至2016年末,郑东新区入住人口137万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郑东新区常住人口945234人,其中男性471132人,女性474102人,性别比为99.37%,0—14岁人口占比15.06%,15—59岁人口占比77.32%,60岁以上人口占比7.62%,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比5%。
截至2021年末,全区常住人口96.02万人。
郑东新区属于中原官话郑开片中的新派,新派不分尖团,儿化音向北京音靠拢,u化音明显减少。
郑东新区拥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等共计54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比98.32%,回族人口占比1.44%。
截止2007年,郑东新区有佛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等多元化并处、共同发展的宗教格局。
2018年,郑东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规模居全市首位,增速全市第二;地区生产总值达538亿元,同比增长8.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0.5亿元,同比增长10.4%;新区财政收入293.5亿元,同比增长15%。合理利用外资5亿美元,利用域外资金161亿元,分别达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2%和110%。
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270.3亿元,同比增长4.8%,总量居全市第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5亿元,同比下降17.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54亿元,同比增长0.28%;完成税收收入112.9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0.7亿元,同比增长6.9%,固定资产投资、公共预算收入、税收规模均位居全省各县(市)区、开发区首位。
新区已落地建设:金融岛外环建筑群、卢森堡中心、华润新时代广场、宝能国际金贸中心、清华附中•启迪科技城、中原总部基地、上海师大附中、云湖智慧城等8个项目。
新区以金融业和信息服务业双引擎为中心,新引进珠江村镇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22家,核心区累计引进持牌类金融机构334家,全区入驻各类金融机构1300余家。中原基金岛新增中金资本、光大德尚等基金机构81家,累计达132家,管理规模突破2000亿元。金融岛外环建筑群、4栋公共建筑和2栋超高层建筑已开工建设;智慧岛签约引进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海康威视等一批大数据龙头企业,累计引进大数据企业200余家,集聚相关科技企业2893家,企业注册本金突破200亿元。
新区累计入驻世界500强企业78家、国内500强企业97家,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全部落成,持牌类金融机构超过400家,税收超亿元楼宇44栋,入驻市场主体近22万家。累计招投华为中原总部、华润数科北方区域总部等领军项目355个,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椿萱、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家耀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300余名。
2003年1月20日,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工奠基为标志,郑东新区CBD建设正式启动。截止到2014年,CBD绿化面积200万平方米,水域面积60万平方米,建成和在建房屋面积近400万平方米,入驻人口超10万人。两环60栋高层建筑中,55栋已建成投用。
CBD内公共配套设施基本完善,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等金融单位和白象集团、深圳航空、三菱重工、外运发展、金山化工、黄河旋风、中孚实业、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万达期货等企业等400多家单位相继入驻,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截至2007年底,CBD商住物流区累计引进项目109个,其中89个项目开工建设,36个竣工投入使用;在建及建成面积累计达到800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109.6亿元。30多家行政事业单位先后入驻,形成了以金水东路为轴线的行政办公区;一大批中高档住宅小区陆续投入使用,基本构筑了以黄河东路和商鼎路为交叉的人居新社区;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等多家卖场形成规模。
郑东新区商住物流区是CBD的功能支撑区,规划面积约23平方公里,是以机关单位、物流、公益设施、现代服务业及批发、居住等功能为主体的综合区。伸入龙湖的半岛,为CBD副中心,面积约48公顷。CBD副中心是由写字楼、宾馆和特色住宅等组成的另一个环形城市,其间有湖中湖,是商务、居住、旅游、娱乐及休闲的胜地。
截至2007年底,商住物流区累计引进项目109个,其中89个项目开工建设,36个竣工投入使用;在建及建成面积累计达到800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109.6亿元。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等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以商都路沿线为轴线的物流产业带初步形成,并逐步向周边地区辐射。
规划面积约40平方公里,其中龙湖水域面积约6.08平方公里左右,与流经市区的几条河流、郑州国家森林公园等构成城市生态区。伸入龙湖的半岛为CBD副中心,龙湖金融中心,规划面积约1.07平方公里;该区域是以金融办公、商业和旅游观光为核心的金融集聚区域。规划设计为内外两环。内环为20栋竞技场式建筑群围合而成,主要为商业、金融业、公寓型酒店等,建筑统一高度为60米;外环为20栋高层建筑主要为高档酒店、办公、商业金融功能,绝对高度为120米;在该区域的北部设置有240米高的双塔建筑,作为副CBD区域的立面,是主要的交通中转站和与对岸往来的大门,设置商业、办公、高档酒店及娱乐设施;南部的门户区域则是沿运河方向到来的入口,设计低层建筑形成开敞的城市空间,设置公共设施将人流引向湖心区域。湖心区水面采用两个圆弧形成巴洛克时代的椭圆形,产生更加强烈的围湖感。中心区域水面设计为水上舞台,作为新区乃至郑州市的节庆舞台,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CBD中心和龙湖金融中心通过3.7公里长的运河相连,形成一个“如意”型,运河两岸是45米高的建筑。龙湖区规划总居住人口规模为40万人。郑东新区的CBD和龙湖金融中心通过人工运河形成一个“如意型”,伸入龙湖的半岛为龙湖金融中心,面积约1.07平方公里,是由写字楼、宾馆和特色住宅等组成的另一个环形城市,其间有湖中湖,是商务、居住、旅游、娱乐和休闲的胜地。
郑东新区科技物流园区,规划面积约18平方公里,主要用于安排科研院所和公路物流港等物流产业项目。
2019年清华附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上师大附中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枫杨外国语中学确定选址龙湖区;锦绣路小学、省实验二中等12所学校实现秋季招生,新增学位2.26万个。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郑东新区受教育程度为大学(大专及以上)491403人,高中(含中专)108809人,初中161515人,小学104625人。
龙子湖高校园区,规划面积约26平方公里,主要由高等院校组成。截止2017,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大学国际学院、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郑州广播电视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警察学院、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等十五所高校全部建成,入驻师生18万人。
2022年7月14日郑东新区成立5个教育集团,分别为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教育集团、郑东新区春华学校教育集团、郑东新区文苑学校教育集团以及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郑东思贤学校。
2018年,郑东新区建成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16个。2023年区文化馆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即将开馆投入使用。如意书房和银河丹堤书房两座城市书房施工建设如期进行,今年有望投入使用,将为郑东新区增添更多的、更加舒适的公共阅读空间。2023年3月31日,李诫纪念馆暨中国营造文化研究中心项目和列子小镇项目顺利签约,同时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2020年9月15日,中原科技城正式挂牌成立。聚焦头部企业,累计招引上汽集团、华为超聚变等领军项目234个;嵩山实验室、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等重大科创平台相继落地,核心区郑州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原科技城科技创新园等“四梁八柱”项目实现集中连片开工;中原科技城智慧产业创新园、粤浦白沙科技创新港等5家小微企业园建设顺利推进,中原大数据中心、原动力精密制造白沙工厂等投产运营;
全区581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年末从业人员37385名,其中从事科技研发人员为11772名;2022年度营业收入为658.24亿元,其中企业研发费用为38.4亿元。
2023年7月17日,郑东新区第四批、第五批省实验室集中揭牌仪式落下帷幕,全省新增6家省实验室中有4家落地中原科技城,分别为第四批的天健先进生物医学实验室及第五批的墨子实验室、黄淮实验室、中州实验室。
2015年8月25日~28日,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与郑东新区辖区内的近50家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站签订共建郑东新区区域医疗健康联合体的协议。至此,一个由河南省直三院主持建立的郑东新区便民医疗服务圈初步形成。
2018年,郑东新区的泰康·豫园、中美(河南)荷美尔肿瘤研究院、北大医疗产业园等项目有序推进,龙湖国际医院确定选址。全区医疗床位达1.2万张,每千人拥有床位8张,高于国家标准。
2018年6月郑东新区对辖区3万多亩的黄河湿地进行了集中整治,共涉及5个行政村,此次黄河湿地集中整治工作需要拆除的各种构筑物总面积为100696㎡,共43处点位(78户)。其中农家乐5处,畜禽养殖场20处,工矿企业5处,水户养殖6处,农业设施7处。截止6月14日,黄河湿地整治共拆除36处点位(59户),拆除面积约89418.5㎡。
郑东新区在全区积极开展“公厕革命”,2018年计划新建公厕273座、改造公厕78座。
截至2018年末,郑东新区一期15处便民服务中心全部开工,体育公园、宏图街等7处建成投用,岗王路、郑信路等7处主体完工。二期16处1处开工建设,3处完成方案设计。
2023年4月3日,郑东新区金光花苑(宗地一)安置房项目建成交付,共涉及安置房源2270套,安置总面积约为23.19万平方米。就此全区安置房建设工作进入末期,郑东新区共规划建设14个安置区,85个地块,共计1170万平方米,截至2023年3月,安置房已经建成84个地块共计1153万平方米,安置房建成率98%。完成群众回迁约11.3万人,分房回迁率99%(首套房回迁率100%)。
2018年,郑东新区累计建成道路585千米。跨贾鲁河10座桥梁加快建设。公共自行车项目二期完成建设,建设站点302个,配置自行车1万辆。新建公共停车场27处,新增停车泊位6260个。开通CBD、智慧岛便民服务车。
截止2022年8月18日,郑州东部地区尤其是经开区境内的高速公路有京港澳高速和郑民高速,高速出入口有京港澳高速上的圃田站、航海路站和南三环站,郑民高速上的郑庵站。根据《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未来将对京港澳高速(陇海铁路至郑民高速段)进行扩容改造,并新增郑民高速与前程大道高速出入口。东部区域内的干线(四港联动大道)、新G310、老G310(商都路)、南三环东延快速路等,新G107和新G310已实现通车。
郑东新区的道路系统发展逐渐完善,已经建设并被命名的道路有 150 余条,其中主干道包括:东风路、外环路、黄河东路、中州大道;中间交错分布着:熊儿河路、商鼎路、众意路、金水东路等;同时还包括小干道:商务东一街、二街、三街等。
2015 年 7 月,为全面提升省会郑州交通管理水平,市公安局经过认真调研,确定以郑东新区、经开区为试点,作为省会郑州智能交通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2015 年从 8 月初开始,市公安局聘请公安部无锡交通科研所的专家与交警支队一同,对郑东新区智能交通建设进行了全面深入调研。从科学前导、资源整合、统筹规划和特点突出四个方面,提升交通管理系统的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系统化,研究提出智慧交通的整体建设规划和设计方案。
目前,郑东新区已建成一类高清监控图像3279路,其中智能设备包括:智卡26 套、微卡235 个、人脸摄像机225 路(后台处理250 路)、结构化摄像机350套(后台结构化630路);联入停车场32个,联入二类、三类社会视频监控资源555家,图像8000 余路。后期计划将再建一类高清监控图像2013路、人脸摄像机59路(后台处理300 路)、智能卡口5 个、微卡11个、结构化摄像机4套,安装地网监控探头2200个。
自2016年3 月开始,新区交警大队实行110接处警网络派单模式,民警通过配备的4G执法记录仪,可以向指挥中心实时传送开展事故处理、现场执法、疏堵保通等工作的现场视频,接出警的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联合高德地图,随时传递辖区道路通行状况;依托快处快赔,简化事故处理程序;依托智慧交通建设,提供精准交通数据信息,有效避免了执法不规范问题。
郑州市东北郊大河村西南1公里的漫坡岗上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祭城镇祭城村,是周代时期的古遗址
郑州市管城区圃田乡圃田村北,前有潮河,后有丘陵,四周枣林丛
祭公(即祭伯)之子,承父业,居于祭伯城
周穆王初期,祭公谋父为朝中重臣,陪伴周穆王西征和巡游
为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的第五个儿子,后被封为祭国之君,居于祭伯城
又叫祭足,曾任郑国封人(负责管理国家疆界事务)、正卿等职。为怀念故国,要求食邑封在原祭国一带,并在祭伯城长期居住
2019年11月,郑东新区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19年12月9日,郑东新区被国家民委命名第七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
2020年9月7日,郑东新区荣获得“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区”荣誉称号。
2021年,郑东新区位列城市新区“五新”潜力50强第2位。
2021年4月30日,郑东新区被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命名为河南省质量强区示范区。
张英,女,深圳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广东汕头人。法学博士。2000年调入深圳大学法学院工作。主讲国际公法、国际法案例、国际经济组织法、专业英语等课程。
《我想抵达的你》是由郭倍倍作词、作曲,鹿先森乐队、保利常熟江南爱乐合唱团演唱的歌曲。于2022年12月15日发行。
《华年》是凌丽芬继《女王的战争》之后的又一部商战小说。
《饭堂周末夜》是一档由王继德、管泽元、吴尧、刘志豪参与的脱口秀节目,于2020年在中国大陆播出。该节目以脱口秀的形式呈现,主要由主持人和嘉宾们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历,涉及社会热点、文化现象等话题。
4、2007年7月荣获第四届网商大会成都赛区十大网商 10、2007年8月11日参加湖南商盟举办的湖南十佳网店评选的电台直播节目 15、2010年创办长沙文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