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拿地即开工”产业集聚区用地迎来大调整
11月26日,河南省政府公布《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用地提质增效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以发展工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其工业、仓储物流用地比例不得低于60%;实际使用各类建设用地未达到规划总面积70%的产业集聚区,原则上不得扩区。《意见》还明确了河南省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管理办法等细则。
《意见》的出台,旨在全面提升产业集聚区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导工业项目入区方面,《意见》提出,推行“按规招商”,确保招商引资项目符合规划。除选址有特殊要求的,新建工业项目应全部进入产业集聚区,严格按照约定的投资强度、亩均产出效益以及用水、用电、用能等控制指标,确定用地规模及分期建设时序,鼓励带规划设计方案供应土地。
在优化供应方式方面,《意见》提出,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建立“按标做地、明标供地、履标用地、对标管地”的“标准地”出让制度,在全省逐步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出让土地时,将亩均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容积率、环境标准等控制性指标以及消防安全、配套设施等建设条件,纳入出让方案一次性公告。推行“标准地+代办制”,大幅压缩审批时限;探索实行“标准地+告知承诺制”审批模式,实现“拿地即开工”。
《意见》要求,对县域内布局分散、用地粗放的工业项目进行有序整合,引导其进入产业集聚区。并严格工业用地使用标准。除生产工艺、安全生产等有特殊要求的,工业用地容积率不得低于1.0,建筑系数不得低于40%,绿地率不得超过20%。
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老杨会客厅创始人杨建国表示,《意见》的出台,正是抓住了土地这个关键要素,对如何破解工业用地“产出效益偏低”,做好用地提质增效,破解各地缺地难题,给出了要求与答案。
杨建国说,“包括河南在内,土地利用率有待提升,(各地)应摸清低效闲置土地规模,通过多种方式清理、盘活闲置、低效用地,以此来提高产业集聚区用地效益。”河南产业集聚区将迎十年来蕞大调整窗口。
杨建国说,当下全国很多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工业用地存在典型的“二八效应”,即:20%的用地面积,创造80%税收;80%的工业用地,贡献的税收只有20%。他建议河南应该学习江苏经验,特别是产业定制地、弹性年期、双信地等经验做法。
杨建国认为,从用地提质增效入手,在全省推行链长制、亩均产出效益制度,盘活低效闲置土地,能更大化的赋能产业集聚区作用,从而为我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