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答记者问|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2022-06-16 16:48
今天,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做到‘两统筹” 夺取‘双胜利’”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邀请淄博市投资促进局相关人员向社会发布今年以来淄博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及下一步打算,并回答记者提问。
1、请介绍一下“六个一”平台招引新机制推行实施的情况和取得的主要成效,谢谢!
市投资促进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志远同志:
2019年11月份,市委首次提出要在全市推行“六个一”平台招引新机制,主要内容是:“围绕一个科创产业,确定一个园区承载,引进一组产业基金,组建一支专业团队,制定一套个性化政策,创设一个产业展示中心”。市投资促进局通过出台实施方案、加大推行力度、加强指导和督导,推动“六个一”机制不断创新完善,“六个一”平台已成为全市招商引资的亮点和重要支撑。截至2022年5月底,全市共建立平台41个,设立基金51支,组建招商团队57个,发布优惠政策47个,设立展示中心38个,签约引进项目1006个,计划总投资4991.1亿元,目前,已开工460个,到位外来投资723亿元,占全市外来投资近60%。新华社《高管信息》、大众日报等多家媒体多次报道我市的经验做法,“六个一”机制被评为2021年全市优秀改革成果“二等奖”。今年,市投资促进局还将对“六个一”机制进行优化升级,通过综合评价、星级管理,选树标杆、存优去劣,不断提升品牌效应,放大招引优势,力促招引数量和质量“双提升”,为推动全市转型跨越、走在前列赋能备力。
2、去年市投资促进局创新设立了护商专员制度,护航服务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和企业,取得较好成效,并获评全市首批“有解思维”工作案例,请问今年在爱商护商方面还有新的举措吗?
市投资促进局投资项目科科长、四级调研员郭小婕同志:
今年以来,市投资促进局面对新冠疫情给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和外来投资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结合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品质提升年”部署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方式,通过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护商活动,确保疫情期间护商不停歇、服务不打烊,为外来投资企业和项目方积极协调解决有关项目推进、疫情防控等方面的问题困难,推动项目加快落地建设,助力企业稳定发展。一是坚持“一把手”领衔护商,开展“首席”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涛带头挂包服务企业、项目,作为首席服务官,多次到企业、项目方现场开展调研服务活动,并在疫情期间,为所服务的山东文泰家居项目协调淄博海关登门办理了《出境竹木草制品生产企业注册登记证书》,保证了企业头部笔出口业务的顺利开展。二是创新护商方式,提升服务品质。一季度我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提升护商品质的通知》,调整确定了蕞新市级护商项目和企业名单,同时坚持“重点项目重点服务”,根据项目进展和企业需求,对所有护商项目和企业重新确定服务频次和服务方式,特别是对新开工和在建项目加大现场护商力度。三是在3月份疫情形势严峻期间,组织全市投资促进系统开展了“线上护商”活动。各护商专员积极利用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用“屏对屏”沟通代替“面对面”交流,为企业送纾困政策、解项目难题。仅3月份,全市护商专员就联络服务企业、项目320余次,收集、协调疫情引起的物流、原料、用工等问题、诉求近40件。四是二季度集中开展“护商服务月”活动。帮助外来投资企业和项目方梳理有关减税降费、复工返岗、项目手续、土地保障、融资支持、交通物流、教育医疗、人才用工及下一步发展等方面诉求和困难的同时,重点加大各类纾难解困政策的推广和解读力度。活动启动以来,已有近160名护商专员线上线余次,发放相关纾困政策资料百余份。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一大批重点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加速落地。截至目前,仅今年新签约300余个市重点招引项目中,已有129个项目完成工商登记和立项手续,其中76个项目已开工。
原标题:《答记者问|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阅读原文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