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国际物流园区今年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85亿元 同比增长15%
原标题:郑州国际物流园区今年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85亿元 同比增长15%
记者从昨日(12月30日)召开的郑州国际物流园区全体会议获悉,今年以来,该园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企稳向好的发展态势不断巩固:园区连续第四年获评全国优秀物流园区,并成功获评全省快递物流示范园区头部名;初步预计202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85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工业主营业务收入616亿元,同比增长19%;完成服务业收入470亿元,同比增长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同比增长19%。
2021年,郑州国际物流园区把为企业发展搭台减负作为关键环节,启用园区便企服务大厅,为企业解决具体事项60余件,协助5家企业申报省市扶持资金569万元。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园区全年累计引进省外资金17亿元,吸收境外资金1亿美元,完成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1.4亿美元,符合经开区主导产业的项目签约额达80亿元,积极盘活区内存量土地,力促项目开工达产,实现存量土地新开工200余亩,加大二次招商力度,促进项目提质增效。2021年,园区把存量项目及闲置厂房(仓储)作为二次招商的重点工作,累计二次招商客户240家,在园区注册的法人企业达到129家。
今年以来,郑州国际物流园区全力克服汛情及疫情影响,始终以“双十工程”为引领,公路港超级分拨中心、京东亚洲一号冷库等9个产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上汽乘用车二期项目、中铁高端智能化装备产业园、公陆港物流枢纽、郑大二附院新区医院、宇通智驱等20个亿元以上续建项目正在加速推进中,宇通电动客车工程技术中心项目全面竣工。2021年,物流园区共供应国有建设用地9宗,土地457亩,完成征地补偿573亩,为物流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持续强化核心板块引领作用,增强对周边区域辐射带动作用,今年,园区核心区内美辰路、朗星路、礼通街、向阳街等12条道路通车,5座桥梁、凤河生态水系治理项目竣工投用。宇通电动客车工程技术中心全面竣工,郑大二附院新区医院医疗区主体、宇通新能源汽车电驱项目主体已全部完工,核心片区产业项目开发建设进入“快车道”。
物流园区坚持把交通优势转化为枢纽经济优势,持续加大对物流业的支持和培育力度,确保优秀的物流企业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持续服务好以京东亚洲一号、顺丰、“四通一达”等为代表的电商及快递物流企业,以普洛斯、丰树、中外运等为代表的综合物流企业,以九州通、国药、康信等为代表的医药物流企业,以日通、安吉、宇通VMI、安谊(上汽VMI)等为代表的汽车物流企业,建立了以丹尼斯、正道花园等为代表的大型商超企业区域性总部和分拨配送中心,积极推进双汇冷链、京东冷链等冷链项目建设,覆盖全市、通达全省的物流枢纽跑出了加速度。据统计,园区今年医药物流企业年营业收入达到150亿元、零部件及整车货运量达到18000万吨、快递年出港业务量达到13亿单,占全省业务量的三分之一,坐稳省内龙头地位。
今年以来,物流园区完成京东“亚洲一号”、宇通工程技术中心等重点项目周边路网、绿网建设;凤河、龙渠实现河道通水,凤栖街、美辰路等6条道路完成绿化建设。
新增绿化面积50万平方米、水域面积7万平方米。安置房项目建设不断加快,2021年,续建四个安置区19个宗地约351.90万平方米,截至目前,物流园承建的13822套安置房高标准顺利交付,同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电气暖工程同步推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幸福感、获得感正逐步增强。物流园区坚持以建党100周年和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积极践行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全力协助企业解决手续办理、环保管控、阻碍施工等卡脖子问题,新开通295路、296路两路公交线路,并开通祥瑞路公交站场,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以实际行动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郑州日报记者 王译博)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