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将迎产业产业国家级盛会已呈报拟签项目229541亿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 9月29日,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0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开展10月14日至16日在郑州举行。
该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与河南,河北等9省(区)政府共同主办,是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国家级盛会,目前已办至第7届。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其誉为“全国蕞具影响力的区域产业对接品牌”。
记者了解到,本届活动以“共享,协同,发展”为主题,围绕活动主题,组委会共设计安排活动21场,其中综合活动4场,区域性专题对接活动13场,地方专场推介对接活动4场,包括:开幕式暨产业转移合作签约仪式,院士中原行活动,产业转移专家研讨会,县域制造业替代发展论坛等。
显而易见的是,本次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聚焦数字经济,5G,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重点领域开展对接,同时安排多个场高端论坛,引入新元素,集聚新动能,包括数字化转型专题对接会,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论坛,5G专题对接会,人工智能产业专题对接会等。
据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新生介绍,本次活动将邀请省外客商2000人左右,会议规模3000人左右。同时,把已在本地投资或有投资合作意向的国际国内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等作为重点,邀请其高管来河南实地感受投资环境,有望敲定合作,追加投资,新签项目。
截至9月28日,各市县共向组委会办公室呈报拟签项目503个,总投资2295.41亿美元。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已连续在郑州举办6届,是全国极具影响力的区域产业合作对接平台,是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推动制造业过渡升级和预期发展的重点扩展。
这项,杨新生表示,本届活动改变了以前的“以数字论英雄,以签约争高下”的做法,既是增量扩展,更注重质量提升,着眼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引入新产业,集聚新动能。
据杨新生介绍,前6届活动中,除河南省产业转移管理平台的产业转移合作项目转变有2366个,转变技术转移合作协议650份,区域或行业战略合作协议24份,签约投资规模13920亿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6432亿元。上半年,1622个承接项目建成投产,753个承接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履约率79.8%,资金到位率46.2%,建成达规模54.5%。承接产业转移已经成为河南工业增长的主引擎,结构调整的加速器,转变发展的主抓手。
郑州市作为该活动的举办地,积极借力该平台承接先进制造业产业转移,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据称郑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史占勇透露,在等级6届活动中,郑州市集中签约近300个重大项目,签约额突破3000亿元,海尔,上汽,海康威视,新华三,中车等大批投资强度大,引领作用强的重点项目落地实施,有力推动了郑州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记者陈玉尧文图)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