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开发区优化完成科创西翼迎新发展蓝图!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郑州开发区优化完成,科创西翼迎新发展蓝图!
开发区是县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是蕞活跃的经济功能区。目前,按照“整合、扩区、调规、改制”的总体要求,郑州市开发区优化整合基本完成。
近日,郑州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21—2025年)印发并开始执行,郑东新区、郑州航空港区、郑州经开区、郑州高新区、金水科教园区将赋予了新的使命和任务。
坚持以前瞻三十年的视野来审视和规划未来五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153N”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五链”深度耦合,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带动作用强的骨干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到2035年,基本建立相对完善的未来产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全市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培育形成一批创新引领、要素富集、空间集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郑州市在“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中实现引领带动,基本实现“两化五强”目标,国家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开放高地、人才高地的地位、作用充分显现。到本世纪中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在“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中树立标杆,支撑带动郑州建成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
立足城市功能、交通布局、产业基础,坚持跨区域联动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以交通廊道为脉络、以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为导向、以产城融合发展为着力点,聚焦打造区域协作产业链和优势产业集群,强化核心带动、点轴联动,着力构建“一核、两带、五区、多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核”:即中原科技城。锚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发动机、中原地区科技创新策源地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功能定位,聚合龙湖北部、智慧岛、科学谷三大片区,高标准打造中原科技城,大力推进省科学院重建重振与中原科技城、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融合发展,建设颜值蕞靓、环境蕞美、服务蕞优的“河南科创之窗”,打造全省战略新兴产业创新策源地。
©郑州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来源官网
“两带”:即沿黄科创带、南部新兴产业带。其中,沿黄科创带主要依托沿黄生态走廊将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州片区核心区(郑州高新区)、中原科技城、金水科教园区、惠济经济开发区、中原区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巩义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荥阳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上街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郑东新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中牟县现代服务业开发区等串联,着力打造全省重要的科创走廊,争取国家大科学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省实验室、综合性产业创新中心等在郑布局;南部新兴产业带以商登高速为轴线,串联郑州航空港区、中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郑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密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登封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等重点产业载体,着力打造全省重要的新兴产业发展带。
“五区”:即郑东新区、郑州航空港区、郑州经开区、郑州高新区、金水科教园区等5个核心功能区,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其中,郑东新区重点布局发展电子信息、信息服务、生命科学、智能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郑州航空港区重点布局发展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等高端制造业;郑州经开区重点布局发展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科技研发、补链强链及产品升级,提升产业发展能级;郑州高新区重点布局发展智能传感器、网络安全、北斗应用、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金水科教园区重点布局发展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产业。
“多点”:以“五区”之外的省级开发区、核心板块、小微企业园等为重点,协同推进郑州都市圈“飞地经济”园区,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协作发展区,重点布局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数字创意及相关服务业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1号产业打造布局中,将重点围绕建设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产业基地、国际先进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基地、国内领先的智能传感器研发生产基地、国内新兴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展开。
其中在智能传感器研发生产基地上,以建设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为统领,以应用示范为主线,聚焦环境监测、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农业等重点应用领域,着力推进产业链协同升级和产业生态完善,搭建核心共性技术协同创新平台,补齐以特色半导体工艺为代表的技术短板,推动智能传感器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软件算法、系统集成、示范应用全产业链发展,努力建设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智能传感器研发生产基地。
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位于郑州高新新城区,是高新产业园的核心引擎发展板块。据了解,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规划明确了“一谷多点”产业布局,以郑州高新区为核心,谋划3至4平方公里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小镇,重点围绕智能传感器材料、智能传感器系统、智能传感器终端“三个产业集群”,发展环境传感器、智能终端传感器、汽车传感器“三个特色产业链”,旨在推动智能传感器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差异化、高端化发展。
©郑州高新新城组团分布图-来源官网
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启动区项目总投资60亿元,占地约337亩,由国际著名设计公司担纲总体规划,引入美国、香港、深圳等先进园区规划理念,打造智能传感谷发展先行区、智能传感器产业引领区、创新科技转化发布示范区、智能传感应用共享体验区。
©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一期平面图-来源官网
从河南省投资项目审批平台了解到,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18个地块已经获得郑州高新区创新发展局的备案批复。
另外,在中德建交50周年之际,中德柔性电子项目合作签约仪式成功举行。双方就共同推进中德柔性传感器、充电桩等创新产业项目合作达成一致,同意不断深化两地产业、经贸、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和旅游等方面合作。
©中德柔性电子项目合作签约仪式-来源中宏网
郑州高新区十四五蓝图已经引发,作为郑州一带引领、两翼驱动、四区多点科创总体规划中的西翼,随着开发区改革(整合、扩区、调规、改制)的完成,高新区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据了解,高新区有望代管荥阳北部广武和高村两个乡镇。
©郑州科创布局总体规划示意图-来源官网
科创经济是十四五发展阶段的主旋律,郑州已经扬帆起航,希望利用好这个新发展机遇,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进程中,利用科技赋能促进产业发展壮大,依托大规划、大平台、大产业,形成政产学研用一条龙体系,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为建设现代化河南增势赋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