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召开2021年度招商引资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
顶端新闻 大河网记者罗黎虹 通讯员杨宇
3 月 25 日,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召开 2021 年度招商引资与重点项目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会议总结 2020 年全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完成情况,对当前形势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对今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议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鼓足干劲,牢固树立前线意识、火线意识、战场意识,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生命线,以开放创新和营商环境优化为保障,全力推进「交通大枢纽、开放大门户、航空大都市」建设,高质量打造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副城,为中原更加出彩再添重彩。
航空港实验区党工委书记张俊峰、管委会主任万正峰及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全区各委(部)、局、办,各办事处主要负责同志及企业和项目单位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过去一年来,航空港实验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把加强重大项目招商、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提升营商环境作为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的有效途径,招商引资取得历年蕞好成绩,省市重点项目综合排名全市第 1 ,全区营商环境在全市排名第 2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8% ,增速排名全市第 1 。
招商引资质量显著提升。 2020 年,全区新签约项目 51 个,总额 826.7 亿元,高质量完成年度任务。其中,投资 10 亿元以上项目 26 个,签约总额 740.2 亿元,占总签约额的 89.5% 。签约项目中世界 500 强项目 5 个、中国 500 强项目 3 个,申报全市高质量项目 4 个。合晶硅、东微芯片靶材、以色列先进切割技术公司半导体划片机、浪潮安全可靠生产基地、鸿运华宁创新药基地等一大批高新技术项目签约入驻、建成投产,均填补了全省空白。生物医药产业聚集效应显现,大宗商品贸易额呈现爆发式增长,招商项目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重点项目建设持续领先。 2020 年全区重点项目累计实现投资 600 亿元,新开工重点项目 87 个,竣工项目 27 个,全区重点项目建设成绩持续位居全市 16 个县市区头部位。郑州飞行训练中心、华锐光电、空港科锐等一批具有带动力、影响力的重点项目相继投产,锦绣茶园、锦绣柳园等一批安置房工程开工建设,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市承载力不断提升。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扎实推进,完成「一件事」流程再造 340 项,「一网通办」比率达 87.6% 。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暖同步过户,实现「当场办」「跨县市区办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 3 天内;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政府采购平台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的互联互通,实现市场主体「少跑趟、无纸化、一网通办」;水、电、气办理更加方便快捷,在全市开发区营商环境评价综合排名头部。
会议强调,进入新阶段、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航空港实验区确定了 2021 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10%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0% 、外贸进出口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确定了「十四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 10% 以上,力争经济总量翻一番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力争到 2035 年把航空港实验区建成一座“国际美好”航空新城的远景目标。
围绕新的发展目标及当前和下阶段工作,会议要求,要坚持发展头部要务,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着力推进招商引资大突破、项目建设大提速、营商环境大改善,为郑州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提供引领支撑作用。
以更强韧劲抓好招商引资,打造经济发展强引擎。要聚焦千百亿产业集群培育,全面实施「链长制」招商,实施高质量招商项目「 125 」计划。全年至少新引进1家百亿级头部企业,至少新引进 2 个 30 亿元以上高质量项目,至少新引进 5 个 5 亿元以上等主导产业链项目,全年新签约项目投资额不少于 700 亿元。
以更大力度推动项目建设,夯实经济发展硬支撑。计划实施重点项目 357 个,总投资 4330.1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610.7 亿元,其中竣工项目 86 个,续建项目 112 个,新开工项目 99 个,前期项目 60 个。其中,实施产业转型发展项目 119 个重大项目,确保年度完成投资 237.72 亿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 83 个重大项目,确保年度完成投资 148.86 亿元。实施民生和社会事业项目 62 个重大项目,确保年度完成投资 31.26 亿元。
以更大决心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经济发展软实力。聚焦群众需求,坚持问题导向,贯彻落实好《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条例》,以一件「事」和一「事件」为牵引,持续深化「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改革,加快打造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全力推进新型产业供地、「亩均论英雄」评估等用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签约即拿地、拿地即开工」,加快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市场环境。坚持按照「中流、北城、南工」的城市布局,放眼国际,拉高标杆,高标准推进「三项工程、一项管理」,持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增强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加快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