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带蓝图亮相!
日前,郑州市发改委发布了《郑州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涉及到
根据“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到202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5%左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突破万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五大特色优势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新能源、数字创意、相关服务业等三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
其中还提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着力抓创新、强主体、育集群、拓开放、优生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协同贯通,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构建高能高质高优“153N”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努力将郑州建设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
在新兴产业空间布局方面,将立足城市功能、交通布局、产业基础,坚持跨区域联动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以交通廊道为脉络、以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为导向、以产城融合发展为着力点,聚焦打造区域协作产业链和优势产业集群,强化核心带动、点轴联动,着力构建“一核、两带、五区、多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核:即中原科技城。锚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发动机、中原地区科技创新策源地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功能定位,聚合龙湖北部、智慧岛、科学谷三大片区,高标准打造中原科技城,建设颜值蕞靓、环境蕞美、服务蕞优的“河南科创之窗”,打造全省战略新兴产业创新策源地。
两带:即沿黄科创带、南部新兴产业带。其中,沿黄科创带主要依托沿黄生态走廊将自创区、金水科教园区、中原科技城等串联,着力打造全省重要的科创走廊,争取国家大科学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综合性产业创新中心等在郑布局。南部新兴产业带以商登高速为轴线,串联航空港区、新郑新港产业集聚区、新密产业集聚区、登封产业集聚区等重点产业载体,着力打造全省重要的新兴产业发展带。
五区:即郑东新区、航空港区、经开区、高新区、金水科教园区等5个核心功能区,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其中,郑东新区重点布局发展软件服务、智能制造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郑州航空港区重点布局发展智能终端和新型显示、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装备等高端制造业;郑州经开区重点布局发展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科技研发、补链强链及产品升级,提升产业发展能级;郑州高新区重点布局发展智能传感器、网络安全、北斗应用、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金水科教园区重点布局发展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新代信息技术服务产业。
多点:以“五区”以外的巩义、登封、新密、荥阳、上街、金岱、马寨、新郑、中牟的省级产业集聚区、新兴产业园区、小微产业园等为重点,协同推进“飞地经济”园区,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协作发展区,重点布局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数字创意及其他相关服务项目。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未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是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头部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头部个五年,也是郑州加快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的关键阶段,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意义重大。
按照要求,郑州市发改委牵头组织编制了郑州市“十四五”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产业等九项子规划,在编制《总体规划》过程中充分吸纳了九项子规划各自关于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等有关内容。
除了上面所谋划的“一核、两带、五区、多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格局外,在郑州大都市圈产业带上,也提出了更全面的规划,将推进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坚持跨区域联动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强与郑州都市圈周边城市协同发展,推动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聚力打造开港电子信息产业带、许港智能装备产业带、郑新高技术产业带、荥巩先进材料产业带、郑焦智造产业带等,联合打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为支撑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如果大家想了解上述提及的九大规划,可以到官网查看、也可以到珂尔规划群了解哦!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