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蕞早的火车站之一保留有侵华日军修的炮楼如今被改造为公园
一提到郑州,许多人会说这是一个“火车拉来的城市”。确实,从京汉和陇海铁路交汇的小小郑县,到今天的国家中心城市,郑州的每一次蜕变都与铁路息息相关。这个城市的发展就像一列奔腾不息的火车,带着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驶向未来。
作为一个“火车拉来的城市”,郑州的老火车站自然不少。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老火车站已不复存在。然而,拥有百年历史的司赵火车站却在修复和保护中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它不仅是一座见证历史的建筑,更成为年轻人探索城市故事的热门打卡地。
司赵火车站,位于郑州市经开十八大街与崇光路交叉口,是中国蕞早的火车站之一。
它是陇秦豫海铁路(陇海铁路)的一部分,这条铁路横跨甘肃、陕西、河南和江苏四省,设计全长达1759公里。
陇秦豫海铁路的建设始于洛阳至开封的路段。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11月,中国铁路总公司督办铁路大臣盛宣怀与比利时铁路公司签署了借款合同和行车协议。铁路建设于1905年6月正式启动,并由比利时专家参与施工。在此过程中,司赵火车站应运而生,成为郑州至开封沿线的重要枢纽。
1889年,司赵火车站与郑州火车站(又称卢汉站)同时动工。郑州站作为甲等站,而司赵站则为二级站,于1909年竣工。
其整体建筑采用了德式混尖红瓦的设计风格,司赵火车站建成后又经历了多次修缮与扩建。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1938年5月,日军大规模入侵河南。蒋介石决策发动“兰封会战”,尽管投入了重兵,但仍以失败告终。为了拖延日军的进攻,蒋介石下令炸毁郑州花园口、中牟九堡等地的黄河大堤,试图以黄河水阻挡敌军的脚步。然而,花园口的决堤给黄河下游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河南、安徽和江苏三省的44个县市被洪水淹没,导致1250万人受灾,89万无辜生命死于这场灾难。
由于黄河水的冲击,郑州至开封段铁路瞬间被淹,中牟和白沙两个车站毁于水患,陇海线年,日军为了重新打通“大陆交通线”,决定修复陇海铁路。在郑州,他们抢修铁路,将原线路南移几公里,重建了中牟、郑庵和司赵三个火车站。
如今,这座炮楼和火车站成为了日军侵华的又一历史证据,提醒着后人不忘这段沉重的历史。
这座曾见证日本侵略者染指中原、控制陇海铁路的旧站,就像一座长鸣的警钟,提醒我们勿忘国耻,激励后人不断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奋勇前行。
交通:168路、189路、游51路、196路、292路或278路公交直达
本文系2024年郑州文旅征文大赛征稿投稿作品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主办方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