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了郑州航空港区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
自2017年后,郑州的远郊盘普遍跌幅较大,以绿博、平原新区、洞林湖等为代表。
航空港不算远郊,有着独立的城市规划,但这几年日子也不好过,勉强撑住房价没怎么跌,一直稳定在一万左右。直到上个月万科打破了这个平衡,尾盘的降价促销,把整个港区的房价拖入很尴尬的局面。
很多看好港区的人心里困惑,为什么国家以及省里支持力度如此大的港区,房价却迟迟涨不起来呢?
产业以及人口的导入,远没有想象的快;放眼望去,遍地是楼盘,供应远大于求,且后续土地库存简直是天量。
除了以上两点,还有一个蕞主要的原因:
港区的规划再牛,但它也有一个锚或者说参照:郑州的四环近郊区域。
南四环到绕城之间的房价,以正商生态城为代表来说,也不过一万一左右。
这个锚涨不动,航空港的房价就很难涨。
北港与南四环外的商都新区差价太小,不足以吸引更多资金流入
除非有着逆天的利好,比如省府搬迁、国家级自贸港、华为来设个总部等等。。。
很多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航空港的锚是南四环呢?
首先从双城模式的规划来看,像天津、青岛这些双城模式的城市,都是有着类似的逻辑,副城的房价跟主城的近郊是差不多的。
其次,港区和主城的客户群体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价值也不对等,港区的价值跟郑州的近郊能对等就已经算非常成功了。
综合很多原因概括,港区的房价涨不动,主要是因为郑州的近郊价格涨不动,差价太小,以至于难以形成更多客户外溢到港区的局面。
换个说法,什么时候郑州的这些近郊价格上去了,差价放大,自然会有更多的人流入港区置业。
从这个图上来说,郑州的土地库存简直是无法想象。
其中一个逻辑也是如此,三环的房价上去了,四环的房价才能上去。
当然这里也有一些现象,因为地铁或者规划更好的原因,四环的房价不一定比三环低,这是另外的逻辑,但要想更高就不合理了。
同样的道理,近郊的房价上去了,远郊的房价才能有支撑。
像白沙限价一万的时候,绿博卖到一万五,这种不合理现象就是明显的价值扭曲。
未来什么时候白沙真正牛逼了,才能轮到绿博沾光。
这是客观规律,不是哪个自媒体能吹上去的。
再比如滨河新城,老经开的房价越高,滨河的外溢现象就会越明显。
比如惠济西北,当文化北路的房价上不去的时候,天河路或者江山路的房价要想涨就很难。
郑州主城区的房价还是太低了,所以外围的这些房价上不去也很正常,短时间内不能抱太大期望。
尽管市区的新房价格比较坚挺,但二手房依然处于疲软状态。
新房能否带动市区房价整体提升呢,还需要观察。
嘿嘿!都是房东和中介在回答啊哈哈
郑州航空港区,很多房产投资客都会考虑该片区,港区的绿化和基建标准要高于市区,交通方面还在大力打造快速路和地铁,2号线也已经通车了,和过去相比,港区的居住舒适度越来越高了。
而且这里发展有政策扶持,港区定位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还有以航空经济为主导的现代产业基地。港区有一个缺点是远离市区,不过如果你工作在港区、郑东、经开、管南这些区域,那么就可以在这买房了。
因为港区的主中心在北港,所以很多房企深入北港片区,例如万科、正弘、豫发等,港区的土地拍卖市场表现还不错,每次土拍总是引起开发商相互竞争,现在就算是比较偏僻的南港,楼盘价都能达到差不多8000元/平方米,预计开发商以后会卖到每平米1万元以上,不过,在港区很多高于1万楼盘的房子大都是有价无市。这几年,港区房价横盘,而且价格稳中有降,真不知道房价能够坚挺多久?
港区的配套其实也在逐渐完善,在交通方面越来越便捷,目前开往机场的城郊线条轨道线贯穿港区。另外机西高速二期也通车。
港区教育资源——凌烟街小学、河东四号安置区初级中学、河东四号安置区第二小学......
港区医疗资源——郑州市头部人民医院港区医院、河南省省立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
港区公园环境——园博园、双鹤湖片区、正弘中央公园、兰河公园......
那么,航空港区能够飞腾发展吗?其实大家还是把希望寄托在政策助力这一块,抛开这些因素,港区就是一座产业新城,人口基本为工薪阶层,炒房客数量大于刚需数量。
首先在政策上郑州港区是国家批复的航空先行试验区,也是郑州对外开放的窗口。早在十年前港区的发展还不是很明显,也就是依托机场进行贸易,后来富士康入驻后带来了一大批的企业,也让港区充满了活力,如今开通国际航线、国际列车,并建立保税区、建设领馆区,显然郑州对于港区非常重视,因此住房也会随着港区的建设升值。
再者在交通上港区也在不断建设,尤其是郑州南站建成后将成为港区的又一交通枢纽。港区一直依托新郑机场进行商品间的货物交流,如果每年的货物吞吐量也位于中部六省头部,对于企业非常具有吸引力。此外距离机场六公里的郑州南站也计划建设16台32线,与现在的郑州东站相当,建成后也将接驳郑万、郑合、郑登洛、9号线号线等多条高铁、城际、地铁等,未来港区的交通也会变得十分方便,因此配套设施齐全后,房子也会变得更有价值。
“航空城”素与“主城区”并称为“双城”,但因区域起步较晚,所以整体环境并不成熟,目前航空港正不遗余力的想让这个“双城时代”早些到来,此次,我们就先一起看看区域的发展速度,以及区域内大的规划发展如何了?
航空港的兴起要从2013年说起,那年3月7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自此,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由国务院批复的航空经济先行区正式落定。从此,航空港便成为郑州、乃至河南的骄傲,备受瞩目。
近日,在《郑许一体化发展规划(2019-2035年)》的规划中,突出了郑州航空港区开放门户作用。未来将构建以郑州航空港区为中心,以开港产业带、许港产业带、郑开“双创”活力走廊为支撑的郑州、开封、许昌“黄金三角”区域,引领带动中原城市群提质发展,在郑州大都市区“黄金三角区”中处于核心地位。
从促进“郑许融合”交通走廊的17号线目前已在建设,也能看出航空港所占据的位置的重要性。
根据规划区域将建设繁密的交通网,从地铁来说整个区域由9号线号线号线号城郊线目前已经通车。城郊线二期已经开工建设,从机场站延至郑州高铁南站,计划于2019年年底竣工。
目前已通车运营,机场高速、京港澳高速均可直接在此上下站,一定程度上缩短郑州到港区的通勤时间。
预计到2022年能实现竣工验收,正式投入客运,届时由郑州南站发往重庆、安徽以及河南省内周边城市的线路将全面开通。
,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有17个城市设有外国领事馆,均为国家中心城市、省会或沿海开放城市。各地领事馆区巨大的推动效应,使区域价值得到极大提升,成为众人眼中名副其实的“财富区”。航空港内设计有
,未来将打造为国际化高端领事馆片区,规划范围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太湖路南、鄱阳湖路北,国道107西、西至梁州大道东,规划范围面积约11.97平方公里,规划拓展研究范围 22.76 平方公里。除了领事馆,港区还有富士康产业、未来将有航空设备制造、生物医药、紧密机械、新材料、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
,初步形成从芯片、面板到整机,从硬件到软件的全产业链布局。其中,手机产业园四期建成投用,总建成面积达到110万平方米,给区域带来巨大的人口吸虹效应。除此之外,区域内规划有
,范围北为迎宾路,东临会展路西临滨河东路,紧邻郑州高铁南站(郑渝高铁、郑合客运专线的交会点)。规划建筑面积(含二期)100万平方米,在建成的会展中心中排名第四,仅次于国家会展中心、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和新中国国际会展中心。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到明年上半年,其中进度较快的部分展厅可建成。>
的绿地结构。规划公园众多,其中约6000亩园博园;约1900亩苑陵故城;约2475亩的双鹤湖公园;约360亩西湖公园,人工湖注水8万立方米,仅次于400亩人民公园;约1000亩青年公园;另有兰河公园连接南水北调总干渠,总长3.5公里,绿化面积28万平方米;还有植树园(已建成)、玉兰园(已建成),樱花园(在建中)、冯庄遗址公园等,未来生态可期。
️2013年7月港区被国务院批复为全国头部个航空经济试验区,开始了港区的规划和发展。
️2016年5月李克强总理考察完港区之后,把港区批复为全国17个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之一,凡事区域内创业,都会得到政府相应程度补贴。
️2017年7月19日郑州市蕞新城市规划图上,空间布局结构为主“一主一城,两轴多心”重点打造主城区和航空港区的双城模式。
️一核:港区分为一核三区,一核是指机场核心区,核心区主要以机场T1、T2航站楼为主打造临空临港经济区,主要发展航空枢纽、保税物流、航空物流等产业。另外其他三区也是围绕核心区来规划发展。
1. 东港区主要发展两个标志性项目:一是港区国际会展中心(包含国际会议,国际展览以及综合服务配套),投资270亿,建成之后将会是郑东新区会展中心的17倍之大;二是高铁南站,总投资181亿,建成后将会是全国第二大高铁站,2019年10月1日就能投入之用,必将给港区带来亿万人流量;
2.南港整体定位为制造业(包含国内蕞大对物流龙头,手机电子名企等产业)聚集之地,南港的崛起必将吸引更多的高端专业人才;
3.北港的功能定位是高端生活居住区,万科、融创、恒大、正弘、永威等品牌开发商聚集。并且开建头部个中原领事馆,促使国家贸易、文化、政治等多方面交流。
首先先不说区域如何如何,其实我一直在强调买房子,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实际情况来,比如说,你想咨询港区,是工作单位在港区还是只是想投资,或者说手里资金不多,又不想买偏远郊区,其他片区也看不上还是什么?如果你是在港区附近工作,单纯的买个房子自己住的需求的话,那么港区是没问题的,至少距离近,居住方便。如果说你是想投资,那么很直白的说,港区的投资红利其实已经过去了,现在在买,大概率已经属于接盘状态了,当时港区没成熟的时候入手的那波人已经开启收割韭菜了,再加上港区的企业,人口还比较不完善,所以短期内,先不说新房,二手出售出租的都空置了大多数的房子。
再说港区的发展:简单一句话“理想很丰满,显示有点太骨感”,港区的定位非常牛,但是截至目前,港区仍然还是靠三架马车来拉动,一个是新郑机场,一个是富士康,一个是保税区,后期的话会有郑州南站自己南站附近的会展中心,但是这也是理想,头部,位置距离南站及会展中心较远,比较牵强,第二,时间周期太长。
对于港区来说,机场是基础,但是这么多年了,如果真有那么大的,其对港区的发展已经贡献了几乎所有的资源,如果没有机场,港区连现在的规模都不会有。
第二,富士康,企业规模来说,在港区,也只有一个如此规模的富士康了,他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这点不可否认,但是,要明白,富士康的性质到底是什么,富士康真的能给港区带来很大的驱动或者说效益吗?不可能的,港区的发展需要的是人才和资金以及新兴产业等,富士康一样都不占,但是话说回来,如果连富士康都搬走了,港区不用说人才了,估计人员都减少的严重了吧。港区本身并没有容纳人才聚集的产业,这点很重要。
第三,保税区,这个跟富士康息息相关,规格上显得高大上,实际保税区并不是为港区设立的,就算不是港区,保税区一样设立,只不过恰好在港区而已。
总的来说,单纯居住,没有问题,谋生路,求发展的话,我建议你再看看别的片区。
但是也要有信心,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毕竟规格高,级别高,比一般的县城强太多了。想真正发展起来,时间周期会比较长。
可以私信我,把你的详细情况给我说说,我们可以聊一下,聊一下片区,聊一下房子。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