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击鼓催征稳驭舟三大战略搏未来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修武:击鼓催征稳驭舟 三大战略搏未来
2022年,注定是修武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巨大的压力和持续三年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修武顺应大势,呼应民意,直面挑战,下定决心:“三大战略”支撑发展,工业强县挑起大梁!
战略之计为大计,战略之胜为大胜。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文旅兴县,为发展提势,为未来担当。
突围!以非常之决心,啃蕞硬的骨头!
修武决策层以勇于为城市谋发展、为人民谋福祉的胸怀和担当,剑指顽疾,开启一片新天地。
亮剑!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剑指“中梗阻”,破解“办事难”。谁砸企业的饭碗,就端掉谁的饭碗,修武营商环境要当焦作头部,跻身全省前列!
攻坚!改革创新趟“深水”。一个个全国首创,一个个全省率先,一个个全市头部,803项改革创新力推“办得好、办得快”。
服务!县委书记、县长当首席服务员,企业服务专员全程“跑腿代办”、全生命周期服务,全县围着企业转、人人围着项目转成为新常态!
项目签约落地,建设快马加鞭,生产开足马力,文旅加速转型,生态更加亮丽。
咬定青山!修武上下同欲,一场场攻坚战,党旗猎猎,众志成城;一次次头脑风暴,思想破冰,创新潮涌。
修武有决心,拼出“拐点”,决战决胜!
修武有信心,争先领跑,勇往直前!
修武县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蕞大政绩,把能力作风建设年和“五星”支部创建活动作为全县党建工作的总抓手,鲜明树立“以工作实效检验能力作风”的正确导向,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党员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为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文旅兴县“三大战略”提供坚强保证。“快速复工复产强力推进工业强县”的经验做法得到市委书记葛巧红肯定,修武县代表队在全市“五星”支部创建村社干部大比武总决赛摘得桂冠。
县委书记胡小平(左一)为首批企业服务专员颁发证书。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崇飞 摄
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创新成效明显——
强化责任担当。县委主要领导作为“头部责任人”,在重点工作、中心任务中深入一线调研指导,示范带动四大班子领导干在前、作表率。
突出融合推进。建立“2+13710”工作机制,“2”是修武创新,即主要领导对工作的重要指示、重要会议,涉及部门要在2小时内梳理分解报县委督查室,然后按照13710督办落实。坚持快报告、快分解,以“工作任务清单”形式派发至相关部门,迅速落实、持续跟进。对重要问题、重点任务、重大改革实行台账式管理和全过程监督,逐项销号,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坚持一线锻炼。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分期分批到“三大战略”一线,集中力量,重点攻坚。从县委班子成员做起,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
县委副书记、县长魏松(前右一)代表修武县政府与电力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贾蓝 实习生 张笑寒 摄
修武县坚持以“五星”支部创建“一根针”穿起基层治理“千条线”,定目标、明路径、激动能,为加快构建“区域一盘棋、治理一张网、服务全落实”基层治理格局固本培元、蓄力赋能。
精准定位,明确“创星”目标。县委主要领导挂帅,9名县级干部牵头负责,深入全县8个乡镇和城镇办开展村情大调研、大走访、大摸排活动,对187个行政村和5个社区的创建实施规划逐一“过筛子”,划定重点培养村、完善提升村、强化整顿村,分级分类指导。
完善机制,优化“创星”路径。强化协同联动,完善评星体系,着力打造48个“五星”支部创建样板村、5条“五星”创建示范带,创新以“夜话、夜学、夜商、夜美、夜巡、夜娱”为主题的“五星六夜”系列活动,坚持做到“三个优先”,正面激励,鼓舞士气。
这两个时间节点,对修武发展有着特殊意义。
2022年4月21日,修武县两会,确立了“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文旅兴县”三大发展战略,工业强县首次被作为县域经济硬核支撑,成为修武新一轮换道领跑的压舱石。
2022年5月27日,修武县工业强县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了工业强县的冲锋号!修武下决心,倾全县之力,坚定不移强工业、突重围,努力闯出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小目标”确定: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通过做大做强“三大集群”,到2025年年底,努力实现“212”产业培育目标和“1212”企业引育目标。
“212”,即铝及铝加工产业总产值达200亿元以上,装备制造产业总产值达100亿元以上,信息技术产业总产值达20亿元以上。“1212”,即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以上、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家以上、总产值100亿元以上企业1家、总产值50亿元以上企业2家。
当天的工业强县大会,企业家坐在前排C位;政府过紧日子为企业首批兑现各类优惠政策资金400万元,并承诺逐月兑现;拿出“真金白银”奖励企业科技创新、以商招商……县委书记胡小平公开宣布:谁错失修武发展的宝贵机会,就敲谁的饭碗!
随后的一系列硬核措施,更是助推工业强县走上快车道——
以“三化三制”改革为契机,把经开区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强化班子配备,优化机构设置,全国招贤两名人才落户;优化调整空间功能布局,把中铝转型示范园、热电综合利用产业园整合到经开区规划范围内,规划面积从13.48平方公里扩展到25.23平方公里,加快推进南片区和西片区集中供热、道路、雨污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园区生产生活和公共服务等配套基础设施。
滚动推进“三个一批”,工业强县专项小组每月召开项目推进例会,每半年组织一次项目观摩,截至目前“三个一批”项目签约项目开工率、投产项目达效率均达100%,正在实施第五期“三个一批”项目13个。目前世邦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万方高端制造产业园等一批智能制造项目集聚成群,奠定了百亿级产业基础。中铝工业综合利用基地、百万吨精细氧化铝基地等19个项目陆续投建,铝工业收入首次突破百亿级大关。依托鑫宇光“链主”企业优势,吸引博远通讯、岚博通讯等一大批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获得国家专利300个,光通信元器件产能位居全国同行业头部。
河南城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人在生产盾构机。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崇飞 摄
选派20名科级干部作为招商专员,重点围绕铝及铝加工、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产业,聚焦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资源招商、人才招商,吸引关联企业入驻,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今年年初以来,全县共签约招商项目48个,总投资76.6亿元,5亿元以上项目3个。在谈项目47个,总投资69.4亿元,近期有望签约落地的项目19个,总投资32.6亿元。
胡小平高位谋划,密集调研,现场拍板,顶格服务;县委副书记、县长魏松聚力要素保障,推动落实见效。全县围着企业转,人人围着项目转,从县领导到职能部门到乡镇到村,都在主动积极服务企业发展。
破解融资难,两次召开政银企对接会,12家企业共与金融机构签订19.34亿元合作协议;破解用工难,一场场招聘会精准对接……9天时间,就为河南华东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解决了原本蕞少需要半个月的电缆搬迁问题;3天时间,落实了焦作熠星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标准化厂房租赁问题;想方设法搬迁一根高压线,让郑州金合粉体科技有限公司修武分公司多出空间扩大生产。
部门服务用心用情。县发改委“口袋书”和整县电力打包交易广受好评,县科工局拿出培优做强企业的创新性意见,国网修武县供电公司加班加点提前15天为企业供上电……
河南鑫宇光实业有限公司工人在显微镜下生产空间隔离器。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崇飞 摄
全国首创“整县打包”电力交易助企降本增效;全省率先对涉企收费检查规范整治;全市上线首个智慧办税微厅;全市首家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全豫通办”业务;率先实现公共资源交易远程异地评标全覆盖……修武县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响亮提出“营商环境要当焦作头部,跻身全省前列”。
敢于创新蹚“深水”。围绕开办企业、政务服务等27个指标,组织42个县直单位推进803项改革创新举措;人员编制资源向经济发展主战场倾斜面,向全国招纳两名英才正式签约落户;选派20名企业服务专员,为企业提供全程“跑腿”、全生命周期服务,相继为23家企业协调解决企业用地、办证、用电等问题78条。
派驻纪检监督岗,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企业发展10项举措,向企业乱收费、乱摊派、“吃拿卡要”等问题重拳出击,坚决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建立政法护航站,出台护航经济发展政法“八个坚决”承诺,实行涉企案件绿色标签制度,建立快速办理机制,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一系列制度创新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一个个“金凤凰”纷至沓来:洛阳米科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年产100台高端数控机床项目、河南邦威智能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年产150台智能矿机设备项目、焦作熠星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亿颗锂离子电池项目等顺利签约落地。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打造高能级文旅,建设富有活力、富有特色、富有影响力吸引力的“山水富城·文武福地”。领跑高能级文旅,修武当仁不让!
运粮河生态改造项目全线贯通,成为市民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7月20日,修武县文旅兴县动员大会上明确了战略实施路径:坚持“创新创造、共建共享”发展理念,构建“龙头带动、集群发展、全域融合”的发展格局,持续探索高能级文旅发展新路径,努力把文旅产业培育成全县战略性支柱产业,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近期目标是:2022年年底,文旅业纾困初见成效,11个重点项目按期竣工投产,全县文化旅游市场快速复苏,行业发展稳中向好、逆势向上。到2025年,全县旅游接待游客人数突破1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60亿元,旅游综合贡献率占全县GDP比重力争达到18%,旅游从业人数占全县就业人数比例力争突破40%。云台山成功上市,云台古镇成为省级旅游度假区,修武“北方民宿之都”品牌叫得更响,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废弃20年多的山村学校蝶变五星级民宿“云上院子”。
打好“云台山水”牌。加快实施云台山慢生活休闲街区、云乡·兵盘高端民宿、青龙峡综合体验等高质量转型升级项目,全面提升景区参与度、体验度;高标准举办云台山汉服花朝节、云台山音乐节等一批品牌活动,发挥云台山宣传矩阵作用,提高云台山市场声量;优化升级智慧景区建设,全力打造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
打好“度假康养”牌。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载体,以七贤镇为核心,升级环云台山旅游功能区,打造集康养度假旅居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度假区。依托太行山生态和中药材资源优势,推动以云台山医药为龙头的中医药产业基地建设。
打好“服务标准”牌。以云台山景区服务标准为标杆,营造“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浓厚氛围,让“五员一体”服务模式成为全国行业标杆,游客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5%以上,打造修武精致服务名片。
1亿元专项资金、一揽子纾困政策……修武县积极破解疫情下的文旅发展困境。强力实施“八大行动”,制定支持文旅发展27条措施、文旅业纾困10条等一揽子政策,推出百万元消费券、景区门票优惠减免、旅游产品促销等系列活动。今年6月份以来,旅游收入、游客人数快速回暖,日接待游客持续破万,民宿周末入住率达80%以上。
中秋小长假,第四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暨“千机秀”点亮云台山;国庆节假期,游客冒雨观看云海奇观刷屏网络,央视多次聚焦。
叫响“北方民宿之都”,建成民宿集群6个、精品民宿104家,“云上院子”被评为全国首批甲级旅游民宿,岸上小镇被评为头部批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岸上村、大南坡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修武县以全省头部名的成绩荣获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
目前,陪嫁妆、大南坡、金陵坡、兵盘、岸上、沙墙和古洞窑等7个村庄的民宿康养集群正加快建设,“云上院子”、溪山美舍、隐居乡里、云乡·兵盘等精品民宿正加快培育,汀澜、朴居、归璞、映山红等特色民宿正加快提升。假以时日,将形成南太行乡村民宿康养集群。
一河碧水穿城过,两岸景色醉游人。近年来,修武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厚植生态底色,引领绿色发展。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等一系列“国字号”荣誉。
云台山景区万亩红叶竞相绽放、色彩斑斓。
如今,云台山景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3%,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9.7%,开窗见景、出门见绿,群众生活舒心有品质;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更多蓝天白云回归,生态优势成为修武的发展底气。
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修武县将生态环境作为打造高能级文旅的重要基础,提出“生态立县”战略,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今年更是将绿化的重点转移到了浅山区荒山。
以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为载体,该县计划在两年内完成荒山造林2000公顷,进而带动全县6667公顷荒山和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为发展全域旅游和打造高能级文旅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青龙峡36米悬崖玻璃眺台,仰望低头间皆是美景。
城市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该县连续三次保持国家园林县城荣誉,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9.7%,绿化覆盖率达到4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14平方米。漫步城区,满眼是绿色,步步是风景,处处都充满着园林的幽雅和勃发的生机。
围绕保障城市防洪安全,科学编制城区水系连通规划,通过明河暗渠,连通城区河湖,畅通周边河渠,实现城市健康水循环,打造以水润城、以绿茵城的滨水生态格局。运粮河生态改造项目全线贯通,呈现官驿湖、古船起航、文化长廊等运河美景,其沿线将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文化体育、旅游服务于一体的城市滨水公园绿地,成为广大市民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新去处。
美学设计助力岸上小镇引爆夜经济消费。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崇飞 摄
没有产业支撑,何谈生态文明?修武县加快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坚持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
韩庄村积极培育生态农业,打造了融休闲度假、乡野旅游、养生美食于一体的生态园,大南坡村则依托独具魅力的自然风光、淳朴民风和民宿风情,盘活地方文化资源,在可供销售产品的研发和包装设计融入“美学元素”,以美学“底色”绘生态发展“绿色”,完成了生态价值到经济价值的转变。
瓦房沟。焦作日报全媒体通讯员 王伟 摄
围绕“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重点培育了云台冰菊、新庄大枣、金谷大米等高品质农产品品牌;打造了云台冰菊基地等5家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延伸农业观光旅游等产业链条,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多元产业,带动三产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灾后重建保质提效,民生工程温暖民心,平安修武续写“长安”,城乡医疗更加便捷,学校改厕全国领先……眼下,修武县正以百倍的努力冲刺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言 通讯员 范燕彬 张中华 报道
图片除署名外均为修武县委宣传部提供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