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郑州全年推地5383万方国央企成蕞强收割机!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2021年郑州全年推地538.3万方,国央企成蕞强收割机!
随着12月27日的土拍落地,2021年郑州第三批集中土地收官。
回顾2021年,三道红线、房企频爆雷、集中供地、特大暴雨、新冠疫情反复、市场下行……对地产行业来说影响颇深。郑州楼市从上半年管南片区的房价领涨再到下半年的土拍持续走冷,不论是新房市场还是土地市场可谓是跌宕起伏。
从全国范围来看,第三次集中土拍已呈现出集体复苏的态势,但从郑州2021年土拍市场表现来看,较为明显的趋势是先热后冷。
6月郑州迎来了首场土地集中出让活动,49宗地块全部成交、总成交金额414.2亿元,“摇号”的形式成了郑州土地市场的新玩法。
随着第二次和第三次集中供地时间及地块公布,本以为土地市场会呈现出热闹的场面,但首次集中供地却是2021年土地市场的“高光时刻”。
根据网易新闻房产郑州站统计,2021年1—12月份郑州共有132宗地块成功挂拍,成交面积约538.3万方、总成交金额805.17亿元。
第二次集中供地6宗地块终止出让(其中2宗地块在第三次土拍中成交)、第三次集中供地9宗地块终止出让,2021年共有13宗土地终止出让。
从2021年总成交金额上,你能看出来什么?
2021郑州土拍圈出重点,金水区成“卖地之王”
对于郑州市场而言,新房是购房者关注的焦点,土拍释放的信号对于楼市来说是晴雨表,也是风向标,因而土拍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2021年郑州8个区域均有推地,从供地数量和成交数量上来看,金水区稳居榜首位置,通过土地挂牌成交32宗,其次是高新区和二七区。
从地块分布来看,金水北成为了供地主力。众所周知,郑州三环内土地稀缺,优质地块逐渐减少且房价居高不下,金水北有较大的城改用地,凭借着金水区的区域价值外溢,居住价值的不断外扩,金水北出现大量的改善客群涌入。
2021年,金水北不断有房企拿地加推或新盘入市,如保利、康桥等。
此外土拍热点也集中在了高新区。这两年高新区的发展势不可挡,从早年金科、朗悦、谦祥、万科入驻后,从本土房企再到一线房企,龙湖、碧桂园、保利、中海、永威、保亿开始入场。而一度被认为“凉凉”的双湖科技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二七区亦是,新项目在2021年排队入市。
纵观郑州土地市场会发现,2021年之前的拿地主角呈现出“百家齐鸣”的景象,本土房企、一线品牌房企势头相当。
在2021年新房市场低迷和土地市场表现爆冷的情况下,郑州“拍地大军”的主力出现变化,不缺乏品牌房企的身影,但细心的人会看到一些房企有了信托资金的参与,地产+信托成为了2021年郑州土拍市场中“特色”。但更值得关注的是,“三道红线”和融资新规下,资金实力雄厚的国企、央企拿地似乎更占优势。
在2021年首轮土拍中,凭借上半年良好的市场预期,房企拿地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较高。如全国性头部房企万科、碧桂园,国央企如中海、保利、华润、电建等。
随着郑州集中供地的规则发生变化后,禁“马甲”、严控资金来源的限制加之国内外融资环境逐步恶化,民营房企在拍地上更加谨慎,国央企表现出了“兜底”的实力。
根据对2021年郑州三次集中供地的结果统计来看,国企、央企参与拿地的占比分别是29%、75%和88%,国央企参与拿地的占比在上升。
一些品牌房企拿地积极性不高,“内卷”不再,这是否印证了一个蕞新的网络热词 “躺平”?
2021年的土拍已落幕。2022年的土拍大戏将上演,北京在1月7日发布2022年首批集中供地公告,青岛也公布了2022年1月供地计划……
根据业内人士分析,从2021年22个重点城市集中供地政策出台以来,土地市场的游戏规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2021年集中供地新政和市场下行的影响,2022年的土地市场成交规模或许有下滑,“国央企托底”和“流拍撤牌”成为贯穿市场的关键词。
房企拿地态度将会更加谨慎。2022年郑州集中供地计划暂未公布,但1月7日和27日分别各有一宗地块进行挂牌出让。
2022年郑州楼市的走向如何?我们静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