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郑州土地出让金超805亿!同比增长29%
2021年,在供地“两集中”的浪潮下,土地市场发生深刻变革,房企拿地节奏也面临重新调整,全国土地市场供需规模双降,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出现明显降温现象。同时,全年土地成交溢价率先升后降,流拍前低后高。
郑州方面,2021年全年主城八区及上街区土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1656.81万平方米,成交金额805.18亿元,成交规模及出让金同比均处增长态势,供销回归主城。土地溢价率7.6%,底价成交宗数占比超九成,市场热度低位运行,二三轮集中土拍民企几乎“躺平”,国企、央企托底现象显著。
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监测,2021年,郑州主城八区及上街区共挂牌出让155宗土地,成交134宗,成交面积539万平方米,约合8085亩,成交规划建筑面积1656.81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2%,成交金额805.18亿元,同比增长29%,供地结构出现调整,供销回归主城。
提前终止出让地块数量21宗,撤牌率14%,时间上集中于3月、11月和12月,区域分布上集中于经开、惠济、金水、管城、郑东新区,其中经开区撤牌地块数量占比达62%,区域成交热度不高。
从溢价率和流拍率来看,2021年土地成交溢价率为7.6%,流拍率为0,市场热度低位运行。3月份改善型需求崛起带来楼市小阳春,热度传导至土地市场,中海以34.2亿总价、50%溢价摘得北龙湖郑政东出〔2019〕12号(网)地块,带动当月土地成交溢价率达年度峰值,10.8%。此后土地新规施行,全年三次住宅用地集中出让,时间分别为6月、11月、12月,郑州市内五区及四个开发区、上街区住宅用地出让公告由市局统一发布实施,溢价率呈前高后低走势。
6月份首轮土拍,49宗土地,全部成交,无流拍,无撤牌,平均溢价率10.8%。城改/合村并城用地均底价出让,部分素质高的公开地竞争激烈,金水东路地块、北龙湖地块及经开老城地块溢价均达三成及以上,房企拿地较积极。
11月份二轮土拍,规则升级,限马甲、限资金、增加后置审核,15宗土地,开拍前4宗地块终止挂牌,其余11宗地块成功出让,1宗溢价,平均溢价率2.5%。房企拿地热情明显下降,国企、央企出手托底。
12月份三轮土拍,延续了二轮较严苛的土拍规则,25宗挂牌,11宗提前终止出让,14宗成交,2宗溢价,平均溢价率为0.6%。房企拿地热情进一步下降,民企几乎躺平,国企、央企、地方平台公司成为拿地主力。
总的来看,一轮、二轮、三轮集中土拍热度呈依次递减特征,溢价率逐次降低,撤牌率前低后高,未出现土地流拍。“三线四档”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作用下,房企融资受限,普遍面临资金压力,加之行业下行,郑州又接连遭遇突发灾害和疫情的冲击,楼市迅速降温,市场信心不足,房企拿地更趋谨慎。与此同时,财务稳健、融资成本较低的国企、央企拿地比例逐步上升,“国进民退”现象较为突出。
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郑州主城八区及上街区共成交101宗涉宅地块,成交面积430.31万平方米,成交规划建筑面积1374.68万平方米,成交金额约741.35亿元。
各区域成交热度不一,分化明显。2021年金水区住宅用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338.80万平方米,位居头部;其次是高新区,成交规划建筑面积275.64万平方米。管城区宅地成交规模较小,位居主城倒数头部,仅高于上街区。目前金水区、高新区在售项目较多,且多为新开发项目,待新成交地块逐渐入市后,片区内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成交金额方面,郑东新区以199.69亿元的出让金位居头部,金水区紧随其后,23宗宅地成交,出让金共167.28亿元。高新区位居第三,16宗宅地成交,总金额107.82亿元。
单幅地块来看,北龙湖片区的郑政东出〔2019〕12号(网)地块楼面价蕞高,25280元/平方米,由中海竞得;高铁东广场片区的综合用地3(郑政东出〔2021〕8号(网)、郑政东出〔2021〕9号(网))规划建筑面积69.92万平方米,成交额67.8亿元,溢价率56%,三项数据均居榜首,由华润竞得。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