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郑州三批次集中供地惨淡落幕25宗撤牌11宗仅卖出94个亿。
11月23日,郑州市发布第三批次两集中公告,三批次共计出让土地25宗,土地总面积约1608亩,总规划建筑面积336.8万平方米, 挂牌起始地价约157亿元。12月27日,当日成交14宗土地,共计成交土地面积938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98.25万方,成交总金额94.12亿元,平均楼面地价4747元/平方米,平均溢价率0.6%
第三批次郑州一共供出城改旧改地12宗,政府储备公开地13宗。
城改旧改地块一般来说都是土地方与开发单位联合提前锁定的定向地,公开地才是对外开放的公开竞价地块。
所以从结构上来说,这一次似乎比第二批次供地更加开放。
我们先看这一批次供地的地块位置点位图:
城改旧改定向地块有12宗;政府公开用地13宗;
很容易看出,本批次的公开地除了78号管城地块,其他的位置均在远郊,地段偏远。
而成交结果也恰恰验证了价值的预判。
12月25日,郑州市发布补充公告,临时撤销挂牌共计11宗土地。
撤牌的土地中,有8宗为政府储备公开地;
有3宗为城改地(分别为融创珑府项目1宗、泰山誉景项目2宗)。
可见,第三批次的竞拍参与度低到了什么程度。
既没有品牌房企和民企报名,也没有平台公司有钱兜底,于是只能临时紧急撤牌。
就连勾兑好的城改旧改地,也同样面临无人摘牌而无奈临时撤牌。
要知道,融创珑府后续用地可是在第二批次就已经撤牌过一次。
1、从竞得企业结构来看,政府平台公司成为绝对主力。单看政府储备的公开地中,成交的5宗地块,竞得单位分别为金水区平台公司、高新区平台公司、郑州市财政局平台公司及郑州中原高速公路集团。本次公开地中,无品牌房企或民营企业参与竞拍。
2、从撤牌地块的情况来看,11宗公开地无人报名。
撤牌地块大多地处偏远地带,如经开区的7宗地,无企业报名且无平台公司出手兜底。其中,北龙湖23号地虽地段条件优越,但地块商业占比达到54%,同样无企业参拍。
在城改旧改地中,融创珑府后续地块(73号、74号地)因合作方资金问题,此前早在二批次已挂牌,三批次仍然蕞终由惠济区城投平台公司摘取了其中的74号地块。
同样,泰山誉景项目(69号、70号)因资金问题未能解决而撤牌。
3、从成交溢价率来看,本批次成交地块中,仅有2宗地块溢价成交,整体溢价率0.6%。
76号杨金地块计容面积14.57万方,成交楼面地价6768元/平方米,由河南杨金科技外包产业园溢价2.5%摘得。
78号管城区地块计容面积3.74万方,成交楼面地价7459元/平方米,由郑州国投置业溢价15%摘得。
综合来看,房企受三道红线影响等宏观环境,加上郑州市今年本就在洪涝和疫情反复期中遭受重创,郑州销售市场尚处于缓慢恢复期,目前城区项目去化表现十分惨淡。各大民企投资热度受挫,拿地热情不高,部分城改旧改用地企业甚至没有资金摘取自身的后续开发地块。
在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本次三批次集中土拍惨淡落幕。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