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郑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找冷库上链库|河南新开元供应链产业园与链库正式达成战略合作

admin9个月前 (09-27)郑州产业信息13

  新开元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隶属于新开元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公司成立于2021年,公司主要经营业态有:冷链多温区仓储,冷链配送,冷链产业孵化,生鲜供应链人才培训,食品预包装和中央厨房等。

  基于对冷链产业互联网发展趋势的共识,与链库正式达成战略合作,采用专业化、标准化、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高时效、高品质、更安全的冷链服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河南新开元供应链产业园位于郑州国际物流园区金柳南路与浔江东路交叉口,距郑州市区5公里,南临郑州航空港区,距新郑机场8公里。

  京珠高速南三环入口3公里,航空港区北5公里,郑民高速8公里,郑州绕城高速7公里。

  园区已正式上线链库平台,链库将依托平台的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优势为企业提供精准的资源对接、运营策划、冷链供应链全套信息化解决方案及供应链金融、资产评估交易等延伸服务。此次战略合作链库将极大的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提升企业运行效率、拓展运营能力、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健康发展。

  园区定位为可提供冷链供应链全方位服务的专业型园区。

  河南新开元供应链投资1.2亿元兴建全温区冷库物流园区,占地约24亩。两万吨容量冷库坐落在郑州国际物流园区,其中冷藏库1000㎡、冷冻库10000㎡、常温库1300㎡、理货间1400㎡。冷库设计充分吸取了国际一流冷库的建造经验,拥有先进的全自动制冷机组,冷藏工艺符合国家标准与环保要求,有力保证冷库温度全年365天控制在正常范围,保障食品储存环境的安全。冷库装卸平台为全封闭式管理,可以做到无缝衔接各作业流程,确保货物在运输装卸环节受到良好的卫生控制。

  冷库设计多种方式,并为满足于不同客户对货架的高度,强度和安全性的不同要求,采用横梁式和驶入式混搭的货架系统,保证了客户货物存放的安全和合理使用库位;配备1000㎡全封闭低温发货穿堂,配套12个自动升降发货月台,按货物储存的类型不同划分子库分开管理,叉车种类有窄巷道高位叉车,平衡重叉车和电动托盘叉车三种类型,保证了有效提高货物进出库的作业效率,园区内设有分装加工车间,可提供急冻,切割,解冻,包装物清理等后续增值服务。

  建立一个辐射华中地区的全托管化讯息服务供应链平台,在这个平台将有蕞先进的仓储管理,高效的配送团队,优质的中央厨房加工环境,蕞便捷的信息化系统和培养冷链供应链人才为行业积极服务。

  针对合作的客户我公司可根据客户需求上门提货,或者由客户自行将货物送至园区,仓库管理员会按照客户统一的到货凭证按单收货,重点检查货物的品名,重量,数量,生产日期等主要检查要素,如客户有特殊要求的可一并进行。

  库存管理使用国内先进的WMS仓库管理软件,准确监控库存数量,批次化管理,合理的库位分配将有效的为客户减低库存时间,提高货物的周转频次。

  收到客户的发货指令后,将根据货物出库的时间提前安排专人备货,检查货物质量,数量是否和订单相符,保证蕞快的发货速度,运输途中全程温度控制和路由跟踪。

  当货物发生进出库和调拨时,订单管理员会及时在仓库管理系统上根据订单信息进行录入,保证货物实际数量和系统数量完全相符;配送订单和仓储单据会根据客户要求保存3个月以上以备查询。

  客户可根据自身需求实时的对库存货物和费用进行查询,保证客户可以实时的对各环节的运作进行监督,以达到提高服务水平的目的。

  当货物发生异动,每次操作完成后都会有专人对单次订单的处理情况反馈至客户处;客户可根据自身需求定时的对货物库存和运输路径过程查询。

  园区配套有专业的配送团队,运输过程全程温度控制,省内支线配送定时达,郑州市内各大商超,餐饮大仓每天准点发车,国内省会城市限时往返, 用一流的服务标准来提高客户货物的配送时效。

  中央厨房中配备了智能化货架、自动化保鲜设备以及全方位温控系统等一系列现代化设备。并且在食材运进运出的时候,接入物联网温控设备,系统自动完成全程的温度控制保持温度恒定。

  环境优美,整洁卫生的物流园区,保证客户货物储存符合卫生标准和提供消费者认知度;

  配套完善的硬件设施高效的进出库效率,可提高客户货物的流通速度,降低仓储费用,增加销售量;

  专业的管理团队,领先于业界的管理水平,保证客户的货物物流效率始终处于业界先进水平;

  完善的配送团队,郑州市区配送车辆每天定点发车,国内省会城市定时达,二线城市限时达,用高效的配送服务提高客户货物的配送时效;

  可满足多种客户不同要求,实现全托管服务,客户仅需要在系统端口就可以实时的控制库存和进行收发货业务;

  未来链库将进一步深度挖掘行业需求,用心打造产品和服务,帮助冷链行业朝向冷链产业互联网的方向升级发展。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郑州产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3年郑州格力产业园技工+普工招聘公告

2023年郑州格力产业园技工+普工招聘公告

  格力电器 (郑州)有限公司招聘技工、普工,要求年龄在18周岁及以上(以身份证信息为准)。   2023年郑州格力技工+普工招聘公告   格力电器(郑州)有限公司于2010年10月奠基建设,是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兴建的子公司。公司位于河南省郑州高新区内,占地1370亩,建设面积105.7万平方米,主要从事家用空调的生产、销售,为河南省重点企...

“张江模式”在郑州成功落地“西美”高新生命健康产业开创新局!

“张江模式”在郑州成功落地“西美”高新生命健康产业开创新局!

  2021年10月31日,华道生物中原、华南、华东等六大细胞药物产业基地建设在上海举行集中签约仪式,自此,华道生物实现了从一家单纯细胞药物研发企业向细胞药物研发、转化、生产的平台型企业的转变,也标志着国内首个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CAR-T细胞全产业链生产基地正式落地郑州天健湖生命健康科技园。郑州高新区管委会长三角事业部部长马茜、郑州市国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建伟、郑州天健湖大数据产...

七大工程全面发力河南打造数字经济中部样板

七大工程全面发力河南打造数字经济中部样板

  编者按 “十四五”规划把“加快数字化发展”独立成篇,提出了“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四大任务,奏响了“建设数字中国”的蕞强音。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将成为我国未来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为此,本报推出“关注数字...

中牟县:布局未来产业建设两大“基地”

中牟县:布局未来产业建设两大“基地”

  本报讯(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董宝强)记者从昨日闭幕的中牟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上获悉,未来五年,中牟县将充分发挥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官渡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产业平台载体作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谋篇布局未来产业,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地。   做强先进制造业。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发挥汽车制造产业规模优势,...

中铁上海局中铁一局中铁七局中铁建大桥局中标新项目

中铁上海局中铁一局中铁七局中铁建大桥局中标新项目

  北安市乌裕尔大街城市更新一期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EPC   头部标段:总用地面积55270㎡,总建筑面积108823.78㎡(地上总建筑面积86510.74㎡,地下总建筑面积22313.04㎡);   第二标段总用地面积 50791㎡,总建筑面积100710.77㎡(地上总建筑面积:82085.66㎡,地下总建筑面积:18625.11㎡);具体以本...

乘数字之帆郑州高新区紫光计算机塑造商用终端全产业链

乘数字之帆郑州高新区紫光计算机塑造商用终端全产业链

  乘数字之帆郑州高新区紫光计算机塑造商用终端全产业链   2022-04-29 10:50:42   紫光集团是中国大型综合性集成电路领军企业和领先的全产业链云网设备及服务提供商。紫光股份是紫光集团旗下控股子公司和新华三集团的控股股东。   作为紫光集团“从芯到云”云战略的主要承载者,紫光股份于2020年4月与郑州高新区管委会签约...

产业园分享:中南高科郑州新密市曲梁镇环保制造产业示范基地

产业园分享:中南高科郑州新密市曲梁镇环保制造产业示范基地

  中南高科 郑州新密市曲梁镇环保制造产业示范基地   两层半和三层厂房,1000平起,首层高8.1米   中南高科郑州环保制造产业示范基地项目,是中南高科产业集团在河南省布局的第个4项目,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项目位于郑州市曲梁镇大学南路与风尚街交口向西200米,总投资12亿,将打造集科技研发、高端装备制造、生产组装于一体的高科技创新型产业园区。...

全方位打造数字强省!2022年河南省大力推进“5110”工程

全方位打造数字强省!2022年河南省大力推进“5110”工程

  数字经济总量规模快速增长、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近日,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2022年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方案》,就数字经济总量、基础支撑能力、产业数字化转型、政府治理服务等方面部署到各有关部门,全方位打造数字强省。   推进“5110” 工程,“5”-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数字生态化“五化”发展,“1”-强化国家大数据综合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