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郑州工业拼出新“高”度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首超50%,迎来发展史上又一里程碑——
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再迎生力军,比亚迪郑州基地新能源整车项目即将投产。
昨日,从市工信局传来更加令人振奋的消息:202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首次突破50%,郑州工业迎来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这标志着郑州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阶段性成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阶段、站上新起点。”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宋向清说:“蝶变的郑州工业,已成为郑州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
数据显示:2022年,我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高于全市工业平均增速9.6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2.5%,较2016年、2021年分别提高29.7、9.1个百分点。
电子信息产业和汽车制造业功劳甚巨。
作为我市“一号产业”的电子信息产业,郑州汇集了以超聚变、富士康、汉威科技等为龙头的600多家电子信息企业,形成了智能终端、计算终端、智能传感等新兴产业链条,且正蓄力成为万亿级的产业集群。去年我市的电子计算机整机产量飙增115%,智能电视产量增长5.4%。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郑州分公司,图为生产车间内。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新华 摄
新能源汽车傲然而行,宇通客车、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海马汽车竞放异彩。2022年郑州的汽车产量为41.73万辆,同比增长2.5%,其中新能源汽车6.98万辆,同比增长36.7%。
还有一个数字令人惊喜。在新兴产业突飞猛进的同时,六大高耗能产业大幅“瘦身减重”。原煤年产量从高峰时的4568万吨下降到如今的1562.7万吨,耐火材料制品产量从2417.1万吨下降到467.5万吨,石墨及炭素制品产量从514.2万吨降到47.4万吨。一升一降间,彰显郑州工业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升。
半壁江山的占比背后,是全市新兴产业的强力崛起。电子信息、汽车和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涌现了一批国内走前头、世界响当当的领军企业。
创造了业界惊叹的“河南速度”与“超聚变速度”的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2022年的产值超过200亿元,今年计划再增50%。一批行业领先的上下游合作伙伴也相继来到中原,足迹覆盖河南全域。
3月初,首批宇通新能源客车从郑州出发,驶向乌兹别克斯坦。这是今年以来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辆宇通新能源客车出口乌兹别克斯坦发车 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摄
中铁工业 郑报全媒体记者 白韬 摄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市将构建“一核、两带、五区、多点”的战略新兴产业新格局,培育一批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去年6月,我市出台了“6+1”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政策,重点培育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超硬材料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氢能与储能、量子信息、类脑智能、未来网络、虚拟现实、区块链等6个未来产业。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