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走过了整整10年的发展历程。10年间,开发区围绕“三为主一致力”的发展要求,确立“集知识经济、科学管理、可持续发展为一体”及“形象建设文化化、机构职能效益化、科学管理制度化、经济发展特色化、园区开发多元化、招商引资资本化”的智能园发展战略,坚持“以事业统一思想,以发展凝聚力量,以实干树立形象”的工作指导思想和“宁肯自己千辛万苦,不让企业一事为难”的服务宗旨,致力于新型现代工业、科技产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第二个10年和更长远的发展中,开发区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郑州市中心城市发展战略总体部署和郑东新区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更加开放的精神,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务实的作风,重点抓好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大项目建设、出口加工区和各产业功能园区建设,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我们的事业,让每一位投资者和每一位在这里工作生活的人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于1993年4月,总体规划12.49平方公里,2000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内设工业区、出口加工区、高科技工业园区、仓储区、混合区、生活区等六个功能区域,是一个以现代工业为主、以吸收外资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多功能、外向型、综合型的开发区。
郑州经济拉术开发区作为河南省目前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我国中西部头部家全面导入CIS战略,是中原地区扩大开放、吸收外资、扩大出口的前沿阵地,是郑州市拉大城市框架的战略支点,已逐步发展成河南省、郑州市的外商投资基地、出口创汇基地、经济结构调整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建区九年来,基础设施覆盖面积已达10平方公里,实现了水、电、气、路等七通一平,7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内布满了项目,形成了电子信息、电力器材、印刷包装、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荷兰飞利浦公司、德国曼公司、美国杜邦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海尔、安彩、乐百氏、希望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纷纷进区投资。
开发区位于郑州市区东南部李南岗地区,规划范围南起郑尉路(老陇海铁路路基),北至陇海铁路,东到李南岗、潮河,西以107国道为界。总体规划范围12.49平方公里。距市中心7公里,距市中心组团边缘1.5公里,是郑东新区的生态工业园区。
开发区属黄河冲积区,有部分固定沙丘分布,地势相对平坦,相对高度一般为5-10米,多为沙荒地和薄产田,耕地仅占全部用地的6.3%,其间有零星果园。区内村庄稀少,人口密度低(237人/平方公里)。
开发区属季风性气候。冬季主导风为东北风和西北风,夏季为南风。东北风全年频率为12%,西北风为8%,南风为10%,全年静风频率为15%。冬季平均室外风速为2.8米/秒。
郑州市水资源年平均总量为22.44亿立方米(不包括中、深地下水)。其中地表水、过境水l 4.84亿立方米,潜层地下水7.6亿立方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地下水为东丰西欠,年径流量为西丰东欠,年降水量为南多北少。开发区地下水位6-8米,地下水资源丰富。300米深井单井出水量达60吨/小时,水质良好。
根据《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开发区跨黄河冲积平原和源前冲积平原两个地貌单元,属于稳定场地,A、经南三路与郑尉公路之间及头部大街以西地质为黄河冲积平原工程地质区,主要为第四系沉积粉土夹粉细砂层,承载力标准值fk=95kpa;B、经南三路与第八大街交叉点,到西老南岗至第八大街与陇海铁路交叉点一线以西区域是浅部地基土,以粉细砂为主的源前冲积倾斜平原工程地质区,地基土承载力标谁值f k=200~220kpa。水位埋深6~10米。C、西老南岗以东区域是浅部地基土以粉土为主的源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工程地质区, 以基土承载力标准值f k=150~160kpa。水位埋深6~8米。
开发区建筑物蕞佳朝向为南偏东南15度,适宜朝向为南偏东25度,不宜朝向为西北。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