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引资近3万亿 河南亮出招商引资成绩单
7月21日,河南省招商引资大会在郑州召开。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河南全省引进省外资金项目就超过1.5万个,合同利用省外资金6.86万亿元,累计实际到位2.87万亿元,占河南固定资产约五分之一。同时,河南共引进合同省外资金10亿元以上项目1371个,吸引国内500强企业165家。
新豫企包括了格力、上汽、宝武钢铁、恒大、比亚迪、首创、中国电建、隆新能源、阿里巴巴、华为等一众各领域的龙头企业。这些行业擎旗者进入中原,享受到了河南土壤的殷实滋养,与亿计百姓发生着深刻交互。与此同时,它们为这里带来了领先的智能制造,并不断创造出新产业、新业态,延链补链强链,加速培育新兴产业集群,有力支撑河南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对河南而言,各地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规划了招商引资重点产业,编制了产业链招商图谱,制定了一揽子招商行动计划。
郑州从2019年至今招商引资亮点频出,上汽、紫光、阿里、华为——每一个项目落地,均博得众多期待。从生产端、服务端、研发端发力,依托龙头项目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加速构建集聚集群态势,围绕电子信息产业链落地了富泰华5G手机精密机构件等33个项目,围绕数字产业链集聚了紫光智慧计算终端全球总部、中软国际“中原数字总部”基地等42个项目。
洛阳依托雄厚产业基础,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高端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旅游5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制药、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6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服务、牡丹、健康养老、高效农业5大特色产业,形成“565”现代产业体系,并编制了产业招商图谱。
许昌明确新能源及网联汽车产业、智能电力装备产业、节能环保装备和服务产业、高纯硅材料产业、5G产业、工业机器人产业、再生金属及制品产业、现代生物和生物健康产业等九大重点新兴产业,制定了招商引资和对德合作三年行动计划。项目上成功引进百菲萨年回收11万吨电炉炼钢除尘灰项目、欧绿保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河南金汇集团与德国汉高集团签订无硝酸酸洗和新型酸回收技术工业化集成合作项目,许昌远东传动轴公司与德国埃马克公司的机床设备引进及自动化升级项目等。
安阳市确定了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精品钢及深加工、文化旅游4大千亿级主导产业,各县(市、区)依托各自产业基础分别确定了2~3个主导产业;濮阳市重点培育打造了石油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和现代家居、羽绒及制品、生物基新材料“三专”特色产业;漯河市结合自身食品产业基础精准绘制了食品产业链招商图谱,先后签约落地嘉吉年产20万吨预混料、颐海海底捞调味料、台湾福贞金属包装等一批重大项目,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得到全部提升,食品产业年营业收入占河南省的1/6、全国的1/60,麻辣面制品、火腿肠、冷鲜肉单品产量“三个全国头部”……
从更高的站位和更宽的视野看,把招商引资作为重要抓手,是河南以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必然战略抉择。在将一个个招商计划落地成项目的过程中,河南各地也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据了解,对照“招商图谱”是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将项目分类、梳理自身资源和优势,或主动出击开展精准招商,或领导带头促成项目尽早落地。在此过程中,河南各地对招商引资服务跟踪工作推进机制也更加完善,目前已普遍建立了“月通报、季督导、半年观摩、年度考核”。
招商引资是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培育和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途径。今年上半年,疫情突袭打乱了国内经济社会的正常步伐,甚至诸多产业遭遇了“急冻”。河南的计划不能停,办法也总比困难多。
由3月起,“线上招商”在省市两级政务部门纷纷启动。郑州组织2次网络集中签约,引进41个项目、总投资678亿元;洛阳举办了第38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投资贸易洽谈会线上招商推介会,集中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1个,总投资超过千亿元;焦作市共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71个,项目涵盖高铁片区开发、民生社会领域、现代服务业等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新乡长垣市是国内卫材基地。在上半年战“疫”期间,该市为各类投资企业及客商捐助口罩。一件件饱含问候和关切安全的口罩快递,换得投资者对与长垣并肩前行的信任,送来新增投资103亿元,亿元以上签约项目达30个。
招商引资无定式,因势利导、资源匹配、解决痛点才是关键。河南要实现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营商环境的优化,经济土壤中的养分、生产要素的匹配度不断提档升级。而要让拟投项目落得下、生根发芽,仍需不断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听得懂它们的发展需求,找得到解决办法。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