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漂流记:厂房撤出价值留下
近期苹果代工厂的薪资暴涨至单月1.2万元,然而海外竞争产线不断扩大已是客观存在。要重新审视苹果产业链的价值,不要为失去低创新价值环节过分遗憾。
看到从南印度漂洋过海而来的iPhone 14 Pro Max,令一些人惊呼“苹果将产业链向南亚转移”已成事实。与中国迄今已长达15年的代工关系,似乎发展到剧变的前夜。
近期,苹果代工问题再次引发了市场关注。消费者问,转移出去的代工产线是否会影响产品质量?求职者问,中国相关岗位数量和薪资是否会急剧减少?投资者问,存在了十几年的产业链价值究竟位于哪里?
iPhone正在上演漂流记,每一个停靠站都将迎接一些改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多方采访了解到,近期代工厂的薪资暴涨至单月1.2万元,求职变得紧俏,反映代工业尚未进入寒冬。然而,逐步减少的工程师岗位和包装盒上的组装国变更,反映海外竞争产线不断扩大已是客观存在。市场分析人士告诉记者,要重新审视苹果产业链的价值,不要为失去低创新价值环节过分遗憾。
欢喜的是手机仍能尽早到手,难过的是iPhone已在中国组装长达15年,而离开的信号越来越明显。
苹果旗下产品并非首次缺货,脆弱的供应链是一个长期引发困扰的问题。供应链条上某些环节过于集中化,或者说过于依赖某种外力,这些单一风险因此扩大成为了整个供应链的风险。
除此以外,售价高昂是另一重要特点。
对于这样一部昂贵的电子设备,消费者通常会更在意组装厂的质量。一些消费者会在网上分享他们对新iPhone的“品控检查”,包括屏幕是否压实、摄像头是否沾灰、包边是否磨损等。
也可能是出于人们对遥远国度工厂流水线的天然怀疑,因为毕竟对他们缺乏具象的认知。
自从2012年以来,苹果公司总会公布前一年度主要供应商名单。今年10月,这份更新的名单中再次出现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名字。这家公司旗下的品牌更为知名,叫做“富士康”,它从事的是第三方代工,在全球雇佣数十万名工人为很多大品牌组装电子产品,比如惠普的打印机、戴尔的电脑、松下的电视机等。
根据苹果公司2021年的供货商名单,富士康设立在巴西、中国、印度、美国、越南的工厂,正在承接苹果的代工合同。而根据鸿海的2021年公司年报,这家公司有一家大客户当年的采购额高达34180亿新台币(约合1113.8亿美元),占鸿海总收入的57%。尽管鸿海没有挑明客户身份,但有这种订单能力的客户被市场普遍相信是苹果公司。
这意味着如果当月工作时长达到200小时(按照“做六休一”方式,12月满勤是26天,一天工作时长平均为7.7小时),月收入就能达到1.2万。
“电子厂为了保证机器灵敏度,常年保持恒温恒湿,工作环境优秀。”还有人力公司在网上的招聘广告中这样写道。
目前郑州职位十分紧俏,在“限名额”,岗位也不能随意挑选。
还有一名招聘中介表示,这两个月的普通工人薪资令富士康其他岗位都要羡慕,“平时一张合同通常为三个半月,综合收入达到1.6万至1.9万,12月单月按公司政策就能达到1.2万。”
按照记者了解到的上述情况,郑州厂区招聘正在恢复到正常水平。
不过,负责招聘的人在近年灵敏地嗅到了工厂的变化。“工程师岗位越来越难应聘了,因为郑州工厂正在减少工程师招聘,这映证了产线正在向南亚转移的事实。”有自称负责富士康招聘的网友在网上写道。
不过面对较强市场竞争压力的该公司,以“不会评论单一厂区”拒绝回答上述所有问题。
印度南部坐落着好几个工业重镇,鸿海、纬创、和硕这些外来的电子产品组装厂均在当地设立工厂。这个具有电子基础的地方,在网上被赋予了“威胁者”的声名,可能会抢占其他国家和地区拥有的电子产品工作岗位。规模庞大的电子组装线从地球的一处搬移到另外一处,究竟是否是让人嗟叹的遗憾呢?
政府补贴尤其青睐半导体和电子行业。
2021年以来,印度政府力推有关大规模电子制造的生产关联激励计划(PLI),以提升印度的国内电子产品制造水平,并吸引有关手机制造和指定电子组件(包括装配、测试、标记和包装单元的大量投资。这个项目将对合格公司在印度制造有关电子产品的增量销售价值给予4%至6%的激励,总补贴将达到数千亿卢比。
“手机组装线的落地,会逐步带动当地衍生出多个产业,价值实现翻倍。”
列举数据,在苹果组装线年iPhone离开中国组装线美元的报关价格中,中国增值部分仅有6.5美元,占比只不过区区3.6%。这个数字也曾深深让中国消费者痛心,感受到了位于产业链底端的心酸。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