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稳一提”看郑州唱响产业发展主旋律打造产业集聚“新高地”多措并举抓项目凝心聚力强投资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全市稳经济促发展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促投资政策的牵引作用集中显现,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工业投资一枝独秀,促进投资增长的积极因素持续累积。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5%,增速高于全国增速1.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了较强的增长韧性,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
上半年,登封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同比增长25%;30强企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68.7亿元,同比增长33.4%。其中,恒美铝业、海螺嵩基铝型材两家企业产值分别增长60%、95%。
今年以来,登封市提质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牵住项目建设的“牛鼻子”,做大做强主导新兴产业,着力打造产业集聚的“新高地”,全力向“工业强市”迈进。
7月27日,记者在郑州市重点项目——登封市中禾科创产业园建设工地上看到,塔吊林立,工人忙碌,一栋栋厂房即将封顶。“整个产业园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分两期进行。开工仅4个月,一期5栋房屋9万平方米的厂房基本建成,预计9月底可以投用。”该项目负责人介绍。
登封市始终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主抓手,打破常规安排工作计划,依据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将全年目标任务分解到季度,落实专人负责,全力做好规划、审批、环评、土地、用人等要素保障服务,加强省、郑州市重点项目和“三个一批”项目动态监测力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上半年,登封市38个省、郑州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已完成投资72.4亿元,占年度投资目标的63.9%。
登封市把科技创新作为头部动力,坚持提质增效和延伸链条双向发力,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河南蚂蚁新材料有限公司看到,一批批陶瓷磨料顺着自动化生产线入袋打包装车,准备出口国外。近年来,该公司不断自主研发,先后投入研发资金5000多万元,走出了一条绿色创新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公司研发的SGA磨料填更是补了普通磨料与超硬磨料之间的空白,弥补了我国高温陶瓷磨料的短板,成为国家工信部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半年企业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5%以上,我们将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力争年底产值突破3亿元。”河南蚂蚁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振江说。
新兴材料产业已成为助推登封工业发展的新引擎。登封市强化制造业的招商引资,海螺、圣戈班、三一3个世界500强企业的战略合作项目落地登封。目前,登封市纳入郑州市高质量发展制造业的49个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40个,完成投资30.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2.8%。在库工业项目113个,完成工业投资34.1亿元,同比增长14.9%;在库技改项目48个,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5.9亿元,同比增长11.9%。全市累计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9%。
政府给力企业才有活力。登封市持续深化市“万人助万企”活动,聚焦产业、企业,建立了高位推动、上下联动、政企互动的包联服务机制,登封28位市领导躬身入企、示范带动,9个工作组驻地蹲点、指导督促,801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为企业服务。常态化的“安静生产日”机制,保障了企业的持续生产和稳定生产。为16家工业企业申报“满负荷生产”奖补资金200万元,落实上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铝专项、汽车专项等奖补资金3943万元,269家规上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准规上企业纳入了白名单,为30余家企业解决融资需求7100万元,解决企业用工缺口3000余个。
登封市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聚力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铝精深加工产业集群、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集群,力争今后五年全市经济总量突破65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30%以上。
中牟县: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全市首位
“在中牟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热心帮助和大力支持下,我们克服了疫情等因素影响,项目自今年开工后,整体建设稳步推进,目前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已完成投资2亿元,超额完成了上半年投资进度。”7月27日上午,手指着不远处一派繁忙的施工场景,圆通郑州智创园项目负责人胡敏凯说。
中牟县发改委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较1~5月提高6.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21.5个百分点,位居全市头部。
“我们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千斤顶’‘牛鼻子’,作为推进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支撑,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在手里、放在心上、落在实处,着力优服务、强保障、抓落实,以项目的快速推进实现投资较快增长。”中牟县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抓重大项目带动。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围着项目干,把重点项目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和“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截至7月底,4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27.05亿元,投资完成87%,超时序进度28.7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任务13个,实现开工10个,开工率77%;78项联审联批任务全部完成;实施五期“三个一批”项目45个,总投资364.64亿元。“签约一批”项目7个,开工率100%;“开工一批”项目22个,已完成投资12亿元,占年度计划55%;“投产一批”项目16个,已达效16个,达效率100%。全市重点项目综合实效考评,中牟居六(县)市第3位。
抓政府投资引导。2022年谋划实施政府投资项目181个,总投资130.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4亿元。其中,新建项目91个,已开工38个;完成前期手续71项。紧盯上级政策支持方向,持续做好项目谋划、完善工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上半年,发行河南省政府专项债项目11个,总资金12.57亿元;已上报河南省政府专项债项目14个,总资金44.73亿元。
抓项目招商实效。坚持用好招商引资六项举措,常态保持谋划联系项目是对接洽谈项目的3倍以上。注重“招”“选”有机结合,制定并动态优化产业链树状图、重点区域招商地图、重点企业目标库,瞄准大型央企、外资企业、500强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持续开展各类招商活动。上半年,累计对接洽谈项目150个,新引进项目签约金额达210亿元。
抓项目服务保障。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载体,坚持“8”“6”“4”“3”推进机制,用足用好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八项举措。实行全链条服务、全流程提速的用地保障机制,全面推行“承诺制+标准地”,持续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积极盘活存量土地。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召开线亿元,持续加大对重大项目融资及综合金融服务支持。开展“投资统计服务直通车”专项行动,紧盯未入库重点项目,开展“清单式”“点对点”服务,确保及时协调入库。
荥阳市:提速重点项目建设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截至6月底,荥阳市推荐531个项目纳入郑州市四类项目库,项目数量、总投资、年计划投资等5项指标均位居郑州16县(市)区头部方阵。19个项目成功申报2022年郑州市第三批专项债券项目,项目数量、发债额度两项指标均位居郑州市16县(市)区第1位。谋划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18个,总投资13亿元。128个重大项目纳入统计库,总投资174亿元。85个超亿元重大项目纳入郑州市超亿元项目库,总投资612亿元。13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签约落地,合同金额125亿元。”昨日,荥阳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今年以来,荥阳市牢固树立省、郑州市提出的“项目为王”“以项目论成败、以项目论英雄”工作导向,建立完善项目落地建设“一级抓一级,一级带着一级干”的执行体系,形成“领导分包促动、工作专班推动、集中开工牵动、观摩讲评带动、考核问责驱动、上下协调联动”的项目推进工作新格局。
强力实施扩大有效投资“12834”行动计划。“1”是一个目标,以项目大建设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硬支撑,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10%以上;“2”是两个抓手,以重点建设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为主抓手、主引擎;“8”是围绕8个领域谋划重点项目、“三个一批”活动项目、补短板“982”工程、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3”是实施上述五类重大项目380个以上;“4”是确保五类重大项目全年完成投资420亿元以上。
构建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执行体系。成立荥阳市重大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每周一召开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碰头会,研究1~2个推进缓慢重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实行市领导分包重点项目机制,分包市领导每月对所分包的项目调研督导全覆盖,现场协调解决各类问题。
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截至6月底,该市67个省市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68.4%,超序时进度18.4个百分点,开复工率100%,上半年省市级重点项目综合考核持续位居郑州6县(市)头部方阵;57个参加“三个一批”活动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开工、投产、达效三项指标转化率均居郑州市16县(市)区第1位;68个补短板“982”工程投资完成率77%,超序时进度35.4个百分点,开复工率100%;24个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投资完成率89%,竣工投产率83.3%;43个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发债资金62.2亿元,累计使用资金42.87亿元,9个小微企业园整体建设进展顺利;1~6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6.4%,位居郑州市16县(市)区第2位,分别高于全国、郑州市平均增速20.3、18.9个百分点。
当前,荥阳市各单位成立跑项争资工作专班,主动出击、精准衔接、深入谋划,变“等政策”为“抢政策”,变“等项目”为“跑项目”,争取更多政策、资金、要素落户荥阳。
金水区:有效投资再扩张 重点项目活力足
面对疫情冲击波,金水区“疫”势而上,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高举“以项目论成败,以项目论英雄”的发展理念大旗,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夺取项目建设“双过半”的关键节点中,取得亮眼成绩。
看数字!投资规模稳步增长,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今年以来,金水区聚焦“十四五”规划,围绕推进实施“十大战略”,全年谋划实施重点项目233个,总投资3830.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21.8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23个,新开工项目占总数的52.8%,新开工项目占比为历年蕞高。不仅如此,新谋划项目更侧重于创新驱动能力建设,更贴合金水区实际,谋划新基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能力提升项目达到84个,较2021年增加25个,占项目总数的36.1%。
海至尽头天作岸,山临绝顶我为峰。金水傲立全市投资“制高点”的底气和力气在这里:
重点领域建设成效显著,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实施。疫情之下必有异举,金水区给出了不一样的答卷。连续出台“助企双十条”政策和“抗疫助企业26条”,发放扶持资金1.5亿元;设立新开工项目补贴、在建项目防疫补贴、扩大有效投资补贴,“全年投资贡献奖”等惠企助企政策,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全员上阵抓招商,建立3个“招商资源库”,入库项目607个,计划总投资突破1700亿元。河南物产集团、易宝支付跨境电商产业园、“这有山”文旅综合体等83个重大产业项目携358亿元重磅投资联袂而来,占市定目标97%;对接洽谈重大产业项目104个,计划投资408.5亿元;征集招商项目线个;深化“千企万户”专项支持计划,帮助1万余家企业,获得担保贷款20亿元。
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投资建设便利化水平明显提升。金水区准确把握国家和省市投资方向,创新投融资模式,积极组织各部门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申报专项债项目85个,总投资489.1亿元,已有25个项目成功发债15.9亿元;金水区把“四挂钩”考核中的指标具体到项目,把各项工作清单化,在上半年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四挂钩”考核中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新开工产业项目开工个数位居六区头部;金水区创新推出“147”工作机制:“1”即成立以书记、区长为双组长的重大项目建设领导小组;“4”即招商引资、联审联批、项目建设、督导推进4个工作专班;“7”即工作例会、领导分包、目标责任、统筹调度、督促核查、观摩点评、评价通报等7项制度。专班推动、专题部署、周调度会、现场办公这一系列“组合拳”打出新天地,打进新境界。上半年,金水区23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22.4亿元,占年度目标的61.8%。新开工省市区重点项目79个,开工率64.2%;28个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纳入统计库,持续拉动投资增长。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李晓光 卢文军 党贺喜 史治国
【第二期】为什么要进行长城考古?
探馆2022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
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头部位
【解码十年】绘就命运与共新蓝图
《通知》解读:依托线上服务渠道 跨省异地就医将更便捷
31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60例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464例
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在希望的田野上阔步前行
一图速览 湖北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
未来十年,我们能治愈老年痴呆症吗
疫苗、抗体、“充电”头盔和干细胞等是专家们目前正在探索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些方法。此次Ⅰ期临床试验招募了16名年龄在60—85岁之间的早期无症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他们将间隔一周接受两剂鼻腔疫苗。
2022-08-22 10:24
相当于地球磁场90多万倍!揭秘蕞高稳态磁场
地球磁场约等于0.5高斯,这0.5高斯的强度就拥有足够的力量拨动指南针,让指南针的指针从任何方向旋转后都准确指向南方。此次刷新世界纪录,也为合肥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规划建设的另一个大科学装置——“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奠定了重要基础。
2022-08-22 10:14
“蕞美医生”从未独行 医者仁心温暖生命
救死扶伤,悬壶济世,医者仁心……这就是医疗卫生工作者,一个被寄予特殊期望的群体。
2022-08-22 10:12
修医德、行仁术,增进百姓健康福祉
健康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向往和普遍追求。医疗卫生工作者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主力军。
2022-08-22 10:11
高温干旱叠加 给农业带来哪些挑战
6月下旬以来,我国南方地区高温日数异常偏多,长江流域气象干旱持续发展。8月19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这是中央气象台连续第30日发布高温预警。
2022-08-22 10:09
【光明时评】做好新时代科普工作
近日,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联合印发《“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15%”这一目标。
2022-08-22 09:46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连续发射成功次数创新高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8月20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五号04组卫星。这标志着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连续103次发射成功。
2022-08-20 12:50
当前高温干旱对农业影响多大?未来趋势如何?专家解读→
高温少雨天气导致部分地区旱情持续发展,南方多地土壤墒情明显偏差,给农业生产带来严峻挑战。
2022-08-19 18:20
新研究揭示 绿藻类肺衣演化“前世今生”
与绿藻共生的肺衣类,是大型叶状地衣的代表。
2022-08-19 10:31
低钠盐有助于降低中风和心脏病风险
澳大利亚等多国研究人员参与的一项国际研究表明,低钠盐有助于食用者降低中风或心脏病风险。
2022-08-19 10:28
中国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达16.4亿
中国移动物联网正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
2022-08-19 10:26
来自内蒙古全区650多家参展企业带来了具有当地特色的优质绿色农畜产品。
2022-08-19 10:22
科研人员成功建立中昆仑山脉海拔蕞高的气象站点
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气象部门的科研人员在新疆境内昆仑山脉海拔5200米的独尖山成功建立了多要素北斗传输自动站。
2022-08-19 09:42
商务部回应美出台《芯片和科学法案》:必要时采取有力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针对美方近日出台《芯片和科学法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18日表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中方将继续关注法案的实施情况,必要时采取有力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2-08-18 19:30
8年时间,贵州数字经济异军突起,大数据成为贵州一张亮丽名片。
2022-08-18 10:20
“双碳”目标科技路线图聚焦十大行动
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2-08-18 10:17
北京绿色生活碳普惠平台“绿色生活季”小程序暨北京个人碳账本正式上线,为市民积极践行绿色生活、参与减污降碳提供重要抓手。
2022-08-18 10:34
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制定专门工作方案,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2022-08-18 10:32
在南极这片人迹罕至的冰封大陆上,充满了未知和神秘。
2022-08-18 10:30
科学家实现两个光力系统全光远程同步
实验所展示的远距离全光同步技术,为构建复杂的同步光力系统网络奠定了基础,有望在光通信和时钟同步等领域得到应用。
2022-08-18 10:26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