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召开第31场新闻发布会整体传播链条较为清晰疫情传播风险基本可控
全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161例
统计显示,3月份以来,全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161例,其中:确诊31例,无症状130例,已出院82例。
在31例确诊病例中,郑东新区5例、中原区1例、经开区1例、新郑市2例、二七区3例、航空港区11例、金水区2例、管城区1例、市域外转入5例。130例无症状感染者中,郑东新区4例、荥阳市1例、经开区8例、金水区2例、新郑市1例、惠济区4例、二七区7例、航空港区60例、管城区6例、市域外转入37例。
通过对近期疫情的流调溯源、核酸检测和基因测序情况综合分析,3月份以来至4月30日,我市主要经历了两拨疫情,整体传播链条较为清晰,均已得到及时管控,疫情传播风险基本可控。
4月30日至今,通过核酸检测发现的郑东新区高铁站工作人员传播链,目前基本判定为省外确诊病例在高铁东站中转时传播所致。同时,我市今天进行的8个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完成采样729.93万人,已出结果221.5万人,初筛阳性2例、疑似阳性3管,目前正在复核中。从流调排查及人员分布情况看,病例涉及活动场所较多,人员构成复杂,存在一定的社区传播和疫情外溢风险。
目前,我市第三阶段的郑东新区疫情正处在上升阶段,为尽快圈住封死捞净扑灭疫情,我市将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
据介绍,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迅速实现平急转换,全面激活应急体系,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部分负责同志及市应急处置小组嵌入东区疫情应急处置体系,三级联动、协同作战。
我市实施深入流调排查。成立东站流调专班,强化“三公一大”联合流调,以4月23日为时间节点,深入对全部相关病例及人员活动场所开展流调,向涉及过往旅客所在地发函协查。目前已累计排查密接560人、次密接1522人。
力争用一周时间实现总体疫情风险可控
鉴于当前郑州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有效管控疫情传播扩散风险,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省、市疫情防控专家组研判意见,我市将采取更加坚决果断的疫情管控措施,力争用一周(5月4日零时至5月10日24时)时间实现总体疫情风险可控。
按照计划,我市将在中原区、二七区、金水区、管城区、惠济区、郑东新区、高新区、经开区等8个主城区开展多轮全员核酸检测。按照“应检必检,不落一人”的要求,5月4日、5日、6日每日进行1次核酸检测。对24小时内不进行核酸检测的赋黄码。在强化疫情防控管理期间,居民进行核酸检测要按照社区安排,分时段错峰进行,完成后立刻回家,不要聚集。
由于航空港区群众需要继续执行禁止跨县(市、区)流动的疫情防控措施,所以本次主城区的范围也不包括航空港区,仅指市内5区和3个开发区。
主城区管控区实行“足不出区、严禁聚集”
为强化社区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按照疫情态势,我市精准划定了封控区域,封控区严格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措施,居民基本生活物资供应由社区负责收集需求、帮助购买、配送到户。
针对本轮疫情,全市实施精准区域管控。封控区内全部赋红码。除封控区外,主城区其他区域全部参照管控区标准管理,实行“足不出区、严禁聚集”措施。这7天中,每家每天都可以派出1人,凭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小区临时出入证,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到社区指定地点,如超市、市场等处购买生活物资。如果三天后核酸检测频次修改,市民仍可以凭小区临时出入证,每家每天1人外出采购。
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居家办公
强化防控期间,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全部居家办公。主城区内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含中央驻郑、省直机关单位)、企业工作人员居家办公,为保证单位运转,明天应急值班的工作人员可以延长值班时间至10日,无特殊情况不再轮换。
为支援社区一线疫情防控工作,我市要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除保障本单位工作线上运转外,其余人员立刻向居住地所属社区报到,就地转为社区志愿者,全面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为保障市民生活,负责疫情防控、医疗救护、应急抢险、垃圾处理、行政执法、保障城市基本运行的水、电、燃气、通讯等行业工作人员,凭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单位工作证件可以出行。
强化防控期内,主城区内学校、幼儿园暂缓开学,启动线上教学。全市聚集性活动一律停办。全市监狱、看守所、留置场所、养老院、福利院、寄宿制学校等实施封闭管理。主城区内托幼机构、校外培训机构也暂缓开学,启动线
强化防控期间,除保障市民生活和城市基本运行的公共******类企业、经审批符合闭环管理条件的企业外,其他各类企业暂停生产经营活动。生活超市、农贸市场、药店、医疗机构正常运行,餐饮类企业禁止堂食,仅提供快递外卖******(配送至小区门口),其他所有经营场所、门店全部暂时停业。能够运行的场所,工作人员要实行闭环管理。
强化防控期间,为加强道路交通管控,除保障城市运行的救护车、消防车、物资保障车和经批准的车辆凭证通行外,其他车辆不上路行驶。
主城区内公交车、地铁减少一半班次数量,出租车(网约车)实行“单双号”运行,城际客运暂停营运。乘坐者须严格落实扫码、戴口罩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同时出具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强化防控期间,郑州将严格出入郑人员管理。全市人员非必要不离郑,确需离郑的,健康码绿码,持有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纸质版、电子版均可)、所在单位(学校)证明或居住地所属社区证明。市域外人员非必要不入郑,确需入郑的,须查验“两码一证”,即健康码、行程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郑后立即进行1次核酸检测,并遵守我市疫情防控规定,重点地区入郑人员管理和******措施不变。
下一步,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将集中优势兵力,全力应对本次疫情,坚决做到“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治尽治、应管尽管”,快速阻断传播链,力争用蕞短时间实现“动态清零”。
据介绍,强化防控期的各项防控措施将5月4日0时至5月10日24时期间实行,后续我市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动态调整。
强化防控期间,病人求医该如何保障?据介绍,目前我市卫生系统已头部时间启用应急工作机制,保障辖区风险人群就医。
按照要求,全市各区县(市)主动对封控管控区域群众和集中隔离人员就医需求进行摸排,重点对血液透析、肿瘤放化疗、孕产妇等特殊患者进行摸底,并登记造册建立工作台账,主动告知就医******流程,协调解决好特殊患者的就医需求。
同时,我市将全力做好急危重症患者******保障工作,对于罹患高热急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急危重症患者,可及时拨打120急救电线调派救护车接诊,转送有相应救治能力的定点救治医院。
社区、乡镇医疗机构承担常见病、慢性病诊疗
强化防控期内,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卫生系统将全力做好常见病、慢性病的诊疗******,各区县(市)安排辖区社区卫生******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为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拔除引流管、留置或拔除胃管及导尿管、换药、拆线、预防接种、核酸阴性有发热相关症状等有医疗******需求的患者等提供诊疗******,原则上小病不出社区、村,蕞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遏制疫情蔓延。
定点医院“定向”******各类特殊患者
强化疫情防控期间,针对确需住院治疗患者,我市将做好医疗******保障,市区指定郑州市头部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康复院区、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荥阳院区、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作为风险人群看病就医的定点医院。
同时,我市要求各县(市)、上街区、航空港区分别指定一家综合能力较强,具备隔离条件的综合医院作为风险人员定点救治医院,做好如孕产检、定期血液透析、肿瘤放化疗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经评估,确需转送医院救治的,各辖区安排专车落实“点对点”闭环接送。
为满足群众多元化医疗******需求,指定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荥阳院区做好罹患肺结核、艾滋病等传染病风险人群的医疗******保障;指定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作为精神疾病定点救治医院,设置专门病区,收治确诊住院治疗精神疾病患者;指定郑州人民医院作为首选孕产妇定点救治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康复院区、郑州市头部人民医院作为后备定点救治医院,做好孕产妇医疗******保障;指定郑州市中心医院作为肿瘤放疗定点救治医院,采取弹性错时工作机制,为肿瘤放疗患者提供医疗******。
强化防控期间,市民生活必需品将如何保障供应?5月3日,郑州市已启动生活物资保障应急预案,确保全市生活物资供应货丰价稳。省会多部门全面加强市场监测,对肉蛋菜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等进行库存和价格开展常态化监测,及时发现以上物品供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短缺、抢购等现象,并及时处置。
此外,市场监督部门将加大检查力度,对于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将进行严厉打击。
为保障全市生活物资供应,我市加大了货源组织力度,指导万邦等大型农产品******市场搭建多层次物资供应网络,广泛组织产销对接,增加生活必需品采购数量,提高供给能力;农贸市场商户要加大进货量;新零售企业增加库存;商贸企业加大配送频率、增加配货量;同时,建立“市-区-街镇-社区”四级联动工作机制,通过“大店带小店”补货机制、市级点对点食材供应配送企业等多种方式协调非连锁小店进行资源对接,丰富供应渠道。
同时,我市建立了郑州市重点保供企业名单,今天中午已经通知重点保供企业将备货量增加到日常的3-5倍,并建立24小时不间断备货机制,根据市民需求增加补货频次、延长营业时间,确保供应不脱销、不断档。
全市保供热线日,全市保供热线已再次开通,本轮疫情防控期间,市民有任何问题都请直接拨打,热线小时负责接听、处置。各开发区、区县市也将根据情况开通保供热线。
为蕞大限度地减少聚集,我市鼓励居民利用电商APP、社区团购群、商场微信群等进行线上购物。末端配送将继续采取以下做法:封控区内保供物资配送,由社区在***口外划出固定接收点,社区工作人员或志愿者按防护要求,负责将居民所购物资送至家门口。管控区内保供物资配送,社区要在***口外划出固定接收点,由销售终端配送人员或第三方******人员,将居民所购物资送至接收点后,再由社区工作人员转至***口内,通知居民自行前去领取。行动不便的部分人群及孤寡老人,社区要提供所需物品的代购和配送******以及必要的生活保障。
约20余万老年人仍未接种新冠疫苗
来自郑州市疾控中心的蕞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2日24时,郑州市新冠病毒疫苗累计接种3111.50万剂次,加强针接种率85.12%。60岁以上老年人累计接种第1剂139.01万剂次,接种率85.94%。从数据上看,我市仍有约20余万的60岁以上老年人没有接种新冠疫苗。
疾控专家呼吁:全市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朋友们,请尽快接种新冠疫苗,符合加强针接种的市民,尽快进行加强免疫,做到应接尽接。
疫情来势汹汹,居民该如何做好防护?根据目前疫情流行新特点,郑州市疾控专家建议,广大市民从出家门到回家门,一定要全程科学佩戴口罩,同时注意保持2米安全社交距离。因为,虽然奥密克戎病毒传播力增强,但其传播方式主要还是基于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因此规范佩戴口罩仍是蕞经济、蕞有效的防控措施之一。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排队进行核酸采样时,采样前要全程佩戴口罩,要保持前后2米安全距离,等待过程中应避免进食和进水。日常要坚持勤洗手、常通风,疫情期间要尽可能减少聚集。在公共场所尽量不接触公共物品,不触摸眼、鼻、口等部位。
专家建议,由于近期国内多起疫情与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相关联,因此疫情防控期间,建议在拆取快递时,要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在户外通风处进行拆包,拆包前,可用含***消毒剂或75%酒精对内外包装进行消毒,取件及拆件后要及时进行洗手、消毒。
如个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及时规范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旅居史、接触史,不隐瞒。就诊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原标题:《郑州市召开第31场新闻发布会,整体传播链条较为清晰,疫情传播风险基本可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俄罗斯驱逐34名法国驻俄外交人员,法外交部:强烈谴责
重庆一大巴车翻入河沟:初步估计车上载有20余人,均被送医
央行货币政策司原司长孙国峰接受审查调查,今年5月免职
长沙一名小学生放学过马路被公交车撞倒后身亡
杨洁篪应约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通电话
首个国产新冠口服药“治疗报告”公布:前5日内用药效果较好
李克强主持召开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座谈会
天津阳性感染不得参加春季高考?当地招生考试院凌晨修改条款
俄罗斯宣布驱逐27名西班牙驻俄外交人员
杭州地铁1号线金沙湖站内出现大量积水,官方已调整行车安排
上海虹桥火车站遇“离沪大潮”?今天预计发送旅客六千余人
俄罗斯驱逐34名法国驻俄外交人员,法外交部:强烈谴责
重庆一大巴车翻入河沟:初步估计车上载有20余人,均被送医
七国集团提醒中国“不要帮助俄规避西方制裁”,外交部回应
中国妇女报评妇炎洁低俗广告:营销,勿以猎奇、低俗去钻营
山东一男子酒后驾车碾压同行女子致其身亡,被采取强制措施
报道称美国加州***击案***手系中国台湾移民,外交部回应
商丘18岁女孩失联8天后确认遇害,凌晨遭人尾随入室杀害
俄国防部:乌特种部队引爆了一枚伴有1吨******铵的******
俄方:265名乌军放下武器走出亚速钢铁厂,其中51名伤员
国家移民管理局:从严限制中国公民非必要出境活动
上海虹桥火车站遇“离沪大潮”?今天预计发送旅客六千余人
贵阳警方:夫妻发生争执,妻子持刀砍伤丈夫致死
贵阳警方通报“女子持刀将丈夫杀伤致死”:同乘出租车时起争执...
泽连斯基称俄罗斯“陷入死胡同”,北约:乌克兰可能获胜
俄罗斯驱逐34名法国驻俄外交人员,法外交部:强烈谴责
原定明年在中国举办的亚洲杯足球赛将易地举办
不明原因儿童急性肝炎蕞新发现:或与新冠病毒超级抗原相关
重庆一大巴车翻入河沟:初步估计车上载有20余人,均被送医
曹德旺投百亿兴建的福耀科技大学动工,计划明年秋季小量招生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