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高新区区情简介
郑州高新区区情简介 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郑州高新区)位于 河南省省会——郑州市,郑州地处中华腹地,史谓“天地之中”, 古称商都,今为绿城。郑州是全国重要的铁路、航空、高速公路、 电力、邮政电信主枢纽城市,是全国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网中唯 一的“双十字”中心。未来五年,郑州市将抢抓粮食生产核心区、 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三大国家战略历史 机遇,以国际商都建设为统揽,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郑州高新区始建于 1988 年,1991 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 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郑州高新区位于郑州市中心城区西北 部,是郑州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区域。全区管辖面积 99 平方公里,总人口约 30 万,下辖 5 个办事处、39 个行政村、10 个社区。建区以来,在国家科技部、河南省和郑州市的坚强领导 和全力支持下,经过 28 年的艰苦创业,已初步建设成为基础设 施配套、支撑服务体系完善、支柱产业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的现 代化文明新城区。先后于 1993、1998、2003、2008、2012 年 五次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2009 年 3 月,经科技部批准,进 入首批四家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行列;2009 年 7 月,被中 组部批准为河南唯一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2013 年 5 月,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蕞 新综合排名第 16 名,科技创新能力排名第 10 名,土地节约集约 利用评价排名第 8 名。 区域交通条件优越。西三环、西四环、化工路、科学大道穿 区而过,北倚连霍高速公路,西临郑州西南绕城高速公路,距郑 -1- 州火车站约 12 公里,距新郑国际机场仅 30 公里。 科技创新要素集聚。区内集聚了 5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 个 产业技术研究院、11 个国家级工程中心、8 个部属研究院、31 个市级以上院士工作站和 517 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以及解放军 信息工程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等 4 所知名高校。全区各类科技人才 5 万余人,高级技术职称人员 6500 余人,其中市级以上创新型科技团队 116 个,市级以上科 技创新杰出人才 101 人,驻区院士 12 人,科技人才密度居全省 之首。 主导产业蓬勃发展。围绕北斗云谷·千亿科技城建设,已经确 立了北斗导航与遥感产业、信息技术应用产业、科技服务业“三驾 马车”的产业发展格局。坚持“一区多园”战略,形成了电子商务产 业园、大学科技园、创业中心等一批产值超百亿的园区,新谋划 的新三板产业园、智能装备产业园已开工建设。新兴产业集聚效 应明显,已集聚了全省 70%以上的骨干软件企业和 85%以上的 动漫企业、网络企业、电子商务企业。上市服务机制完善,目前 已助推 11 家公司上市,占全省的 1/10; 51 家企业新三板挂牌, 约 占全省的 1/3。新三板挂牌企业数全国高新区第 4,仅次于中关村、 上海张江和武汉东湖。 城区发展日新月异。围绕“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目标,坚 持基础设施先行,交通道路、生态廊道、生态水系、供水、供电、 供暖等基础设施均较为完备;生活配套设施齐全,中小学教育资 源全省领先,集聚了郑州外国语学校、郑州中学、郑州枫杨外国 语学校等知名中小学。全域城市化目标快速推进,已经完成了全 区全部 39 个行政村中 38 个行政村 76 个自然村、约 3600 万平 -2- 方米的拆迁,正全面加快安置房建设和村庄股份制改造,逐步建 立完善和谐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人的城市化。 当前,郑州高新区正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统揽,紧 紧围绕北斗云谷·千亿科技城建设,打造全市创新驱动战略主引擎, 着力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积极营造适宜“大众 创业、万众创新”的生态环境和氛围,力争将高新区打造成为国家 重要的区域创新中心和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高地,为建设创新型 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一座生态宜居、魅力和谐、富于创新、开 放包容的科技新城正敞开大门,热忱欢迎各类人才和有识之士前 来发展兴业。 -3-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