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区招商有秘籍
航空港区招商有秘籍(全力拼经济 决胜全年红 拼在一线 干在一线日,在航空港区航田数字健康产业园的郑州联创电子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人正在有序作业。李梦琪 摄
“招商不仅需要腿勤,眼光还要准。”朱学明2023年被派到深圳进行一线招商,他蕞大的感受是要多跑企业。招商引资工作专业性极强,对招商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朱学明和同伴们不仅要掌握郑州航空港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链集群知识,还要关注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动态,厚积薄发,方能精准发力,带动优质项目落地。
今年10月,郑州航空港区在深圳举办了一场“小而精”的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合作交流会,这也是对招商工作模式的一次创新。
“在此之前,我们先拜访了一遍受邀企业,初步了解了企业的发展需求。根据企业建议,交流会邀请了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等相关保障部门的业务负责人,现场为企业答疑解惑。”朱学明提到,交流会后他们还回访了企业,这种“闭环管理”是郑州航空港区招商工作的核心关键词之一。
招商引资工作并非一蹴而就,需要耐心和耐力。朱学明指着办公室里贴满河南省产业分布地图和大湾区产业分布地图的一面墙,向记者介绍,郑州航空港区正在开展“产业链招商”,随着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现代物流四大主导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目前正针对产业链中需要补缺的环节进行重点招商,以期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吸引“补链”目标企业落地。
谈及与客商的相处之道,朱学明直言,招引企业并不是蕞终目标,如何让企业融入当地发展、实现共赢才是关键。
朱学明认为,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土地、劳动力和资本这三大要素,尤其是资本。此前,招商工作组相继拜访了多家投资机构,目前正在探索如何借助社会资本,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解决企业在资金方面的问题,共同推动企业落地郑州航空港区。
“不是在招商,就是在去招商的路上。”许多像朱学明一样的一线招商人员,正加劲儿拼在一线,干在一线,为河南发展护航蓄力。
朱学明的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招引企业,要帮助企业融入当地发展。”在他看来,招商引资是一个长期且细致的过程。
把项目引进来,只是招商引资的头部步。让项目留得住、发展好,与现有的产业集群形成良好的互动,才是招商引资的关键。让企业家变成“自家人”,才能带动更多的项目落户,实现“以商招商”。
一个地方能否引来项目,除了区域、资源等传统优势外,对项目的真情实意也很重要。郑州航空港区积极创新招商模式,在交流会前拜访企业了解发展需求、会后跟踪回访,以诚招商,服务企业。
今年四季度以来,郑州航空港区在签约项目上频频发力,多个重大项目相继在这里落地扎根,招商引资的成果,也体现了拼招商、促发展的坚定决心。(记者 王宁宁)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