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11家产业集聚区入选国家开发区目录
郑州要给产业集聚区企业排排坐 力顶“A”类企业,“C”类企业不转型就“退出”
河南商报讯(记者宋晓珊)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产业集聚区被誉为“突破口”,为力撑产业集聚区发展郑州也是高额悬赏,比如2017年六星级的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就拿到了2000万的奖励。那么入住产业集聚区,企业就进入安全港?
对于产业集聚区的重视,郑州从未放松。《郑州市财政支持稳增长调结构促双创增动力十六条实施意见》提到,郑州市将对晋级全省星级的产业集聚区予资金扶持。2017年,郑州市分别给予六星级的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和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2000万元资金扶持。此外,三星级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和中原区特色商业区等5家单位800万元资金扶持;二星级的新密市产业集聚区、惠济区特色商业区等5家单位500万元资金扶持;一星级的郑州马寨产业集聚区、中牟县特色商业区等6家单位200万元资金扶持。除了奖励产业集聚区,郑州市《关于促进全市产业集聚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意见》还对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进行奖励。比如,产业集聚区年企业营业收入首次超过100亿元的,由郑州市财政奖励100万元,以后每净增50亿元再奖励50万元,以50亿元为一个档次,给予所增部分一次性差额奖励,用于其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说,入住产业集聚区是一个企业实力的展现,那么进了产业集聚区,是否企业就进入安全港了呢?
5月11日,《郑州市产业集聚区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实施办法 (试行)》发布,该办法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试行期两年。郑州市发改委工作人员孟俊岭解读说,该政策的出台是为了“推动产业集聚区企业对标改造、提档升级”。孟俊岭提到,结合年度综合评价结果,将综合评价得分在产业集聚区排名前50%的企业根据亩均税收从高到低排序。按评价企业数量的15%确定为A类企业——优先发展类;将综合评价得分在产业集聚区排名后50%的企业根据单位能耗总产值从低到高排序,按评价企业数量的10%确定C类企业——倒逼转型类。将除A类、C类以外的企业确定为B类企业——鼓励提升类。在对产业集聚区的评分体系中,主要包括亩均税收、亩均主营业务收入、亩均利润、研发投入强度、单位能耗总产值、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等6项。加分项指标有境内外上市公司、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等7项“政府将支持A类企业做大做强,鼓励B类企业改造提升,倒逼C类企业退出转型。”孟俊岭说。此外,对于已列入政府明确淘汰关停或化解过剩产能计划的企业,或者能耗、环保、质量、安全、技术等标准的企业,直接列为C类
那么郑州到底有多少家产业集聚区呢?河南商报了解到,目前郑州共有11个产业集聚区入选国家开发区目录。这些产业集聚区分别是,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郑州马寨产业集聚区、郑州上街装备产业集聚区、郑州市白沙产业集聚区、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荥阳市产业集聚区、新密市产业集聚区、新郑市新港产业集聚区、登封市产业集聚区。据了解,产业集聚区星级由省产业集聚区联席办评定并实行动态管理,至2017年底郑州一星级及以上产业集聚区9个。未来,郑州有望再增加两个产业集聚区。《郑州市产业集聚区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实施办法 (试行)》特别提到,要稳步推进巩义市产业集聚区、巩义市豫联产业集聚区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工作。 (河南商报编辑 华丽娟 戴晨曦)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