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郑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十二五”郑州产业集聚区发展成就

admin6个月前 (09-27)郑州产业信息22

  十二五以来,郑州市委市政府按照“一个载体四个体系六大基础”的要求,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突出政府引导,加大招商力度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机遇,大手笔谋划发展,大气魄推进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挥了经济发展“主力军”和转型升级“领头羊”作用,成为十二五时期稳定全市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撑、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阵地、营造良好态势的重要平台。

  一、发展势头强劲、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十二五时期,全市产业集聚区坚持发展为头部要务,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占全市工业半壁江山。产业集聚区肩负起省会城市的“双重”责任,工业增速始终高于全市,投资增速除2012年外其他年份均高于全市;工业和投资增速2011年、2013年、2014年、2015年高于全省产业集聚区,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1、经济总量扩大,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十二五”时期,全市15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发展势头强劲、经济总量不断攀升,2015年规模以上二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27.3%;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3.2%,比2010年提高了24.1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为66.7%。在全市经济中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在2014年全省产业集聚区综合考核中,我市经开产业集聚区摘得全省首个的六星级产业集聚区桂冠,航空港摘得唯一的五星级产业集聚区,我市航空港、经开区、高新区、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分别占据全省“十强”中前三强和第十强。新密市产业集聚区荣膺全省“十快”称号。

  2、工业快速发展,成为提速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2015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29亿元,同比增长14.4%。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2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8个百分点。

  2015年,完成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6603.4亿元,比2010年增长4.07倍,年均增长38.4%。2015年,实现规上工业利润总额368.6亿元,比2010年增长2.4倍,年均增长27.8%。超千亿元的产业集聚区达到三个,航空港产业集聚区营业收入达到2700亿元,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营业收入达到2500亿。

  3、投资规模壮大,成为招商引资的主平台

  十二五时期,全市产业集聚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规模6664.8亿元,2015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1亿元,比2010年增长3.03倍,年均增长32.2%,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0.8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2010年的22.4%提高到2015年的35%,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47.4%,拉动全市投资增长9.3个百分点。带动作用明显。

  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持续向集聚区集中,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十二五时期,全市产业集聚区亿元以上投资累计完成4790亿元,2015年完成亿元以上投资1534.6亿元,占全市亿元以上投资的41%。

  二、引领转型升级,勇当全市新型工业化领头雁。

  十二五时期,产业集聚区按照四集一转的要求,抓住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在推进全市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积极调结构,促转型,提质增效,引领转型升级。

  1、实现产业集群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十二五时期,我市以做优农业为目标打造了国家农业公园等现代农业示范园,以做大服务业为目标规划了以高端商务、金融、文化旅游等为主导的17个特色商业区,以做强工业为目标对每个县区进行了战略产业布局,加速构建了以现代工业、高新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基础建设相互支撑、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2015年,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40亿元,占产业集聚区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5.8%,较2013年提升5.1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8.4%;占工业七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1.9%,较2010年提升2.9个百分点。产业门类上,我市产业集聚区已经培育了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产业。主导产业数量上,每个产业集聚区拥有两大支柱产业。实现了产业集群发展,为全市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奠定了基础。

  2、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结构转型优化升级

  十二五时期,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工业七大主导产业,围绕全市的战略产业,各个集聚区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中率先行动,积极打造特色产业链,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及制造、新材料等具有较高竞争力、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链。

  2015年,航空港产业集聚区等电子信息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电子信息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90%以上。产业集聚区汽车及装备制造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汽车及装备制造业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0%以上;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拥有郑州日产、海马商务、河南红宇等整车生产企业5家,规模以上零部件、内饰件等多种类型零部件生产企业50家。上街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成为全国大口径蝶阀的重要生产基地,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0%以上。产业集聚区食品加工行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食品加工行业规上工业增加值40%多。郑州新港产业集聚区中储粮油脂、达利食品、光明乳业、金丝猴食品等一大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且符合集聚区主导产业的项目落地投产,马寨产业集聚区以康师傅、天方、花花牛、东方食品机械等国际国内知名的食品加工、食品机械制造企业为龙头,引进相关联产业110余家,形成了食品制造、食品机械、食品包装、食品化工、物流等较为完善的食品产业链条。

  3、效益增长能耗下降,提质增效效果显现

  2015年,全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368.6亿元,较2010年增长2.4倍,年均增长27.8%。

  2015年,全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668.8万吨标准煤,比2014年下降了3.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34%。与全省产业集聚区综合能源消费量相比低于全省平均综合能源消费量7.7个百分点,节能降耗效果显著。

  三、加快产城融合,开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模式。

  十二五时期,全市集聚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积极推进产城融合,明确产业集聚区的定位,完善功能配套,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有效提升了新型城镇化的质量。

  1、承载力提高,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

  十二五时期,产业集聚区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道路、绿化、厂房、综合服务平台等相继完善,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497.1亿元,2015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69亿元,比2010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26.2%。占全市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的36.1%。其内生动力和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2、就业吸引力提高,打造农民转移就业的主阵地。

  十二五时期,产城融合作为集聚区建设的重点,极大地促进我市人口就业,我市农民外出打工出现回流现象,在家门口就近就业。同时也吸纳了省内其他地市的劳动力就业。十二五时期,从户籍资料看人口的机械变动,全市五年来净迁入23.7万人。

  2015年,产业集聚区全部从业人员69.7万人,比2010年增长了4.26倍,年均增长51.44%,高于全省产业集聚区从业人员增长34.07%。占全省产业集聚区从业人员的比重从2010年的8.61%提高到2015年的14.03%。

  3、产业新城再造,加快全市城镇化速度

  五年来,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从2010年125.24平方公里扩大到2015年的191.3平方公里,扩展了52.7%。在19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累计完成了6600多亿的投资。政策配套上,通过规划引导集聚区发展,促进产城互动融合,建设了安置小区,居民生活楼栉比鳞次,城镇公共服务逐步延伸到产业集聚区,公共配套设施逐步实现全覆盖……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区的带动力和承载力,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充实了城镇化,加快了全市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速度,全市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63.62%提高到2015年的69%。

  四、区域经济率先突破,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十二五时期,我市产业集聚区在各自的区域内作为科学发展的载体,政府引导,率先探索,以企业为主体,持续进行体制、机制、政策的创新,航空港、经开区、高新区、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新郑新港产业集聚区等突出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在发展中亮点纷呈,精彩不断,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为全市经济保持良好态势奠定了重要基础。

  1、航空港区率先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新高地。

  十二五时期,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从小到大,发展迅猛。2013年,在前期快速的发展的基础上,经过多方努力,航空港综合试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十二五时期,建设的富士康项目,对加快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可以说,引进一个项目,带来一个产业链,繁荣一座城。以富士康项目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2012年航空港产业集聚区率先成为全省首个千亿级产业集聚区,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700亿。

  随着一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运输等企业加快向郑州航空港集聚,美国联合包裹等国际知名企业已进驻发展,郑州已成为全球蕞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航空枢纽建设和航空关联型产业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郑州航空港的建设模式引领和改变着郑州经济发展方式,打造了郑州这一内陆城市开放的新格局。

  2、经开区双轮驱动,携手互联网打造先进制造业

  十二五时期,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以大项目的带动,开放体系的完善,创新载体的实施,聚集了各类企业300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36家,占全省的40%以上。实施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三大主导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头部是汽车工业,有东风日产、海马轿车、宇通客车和6个专用车厂,是我省蕞大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第二是装备制造产业,有亚洲蕞大的液压支架生产厂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蕞大世界第二的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知名的家电企业海尔等。第三是现代物流产业,拥有国药、华润、九州通等医药物流产业,医药物流分拨量占河南二分之一靠上。打造了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郑欧班列、国际陆港、出口加工区等对外开放的平台,确立“连通境内外,辐射东西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枢纽通道地位,努力打造“买全球,卖全球”的全球网购商品分拨中心。

  3、高新区创新带动,打造郑州科技城

  高新区新兴主导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聚集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与系统集成及相关企业400多家,拥有10家主板上市公司,35家企业登陆“新三板”,有全省70%以上的骨干软件企业、动漫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已初步形成了电子商务、信息枢纽、软件网络、文化创意等电子信息主导产业“六大产业集群”,中原产业园、河南电子商务产业园中,腾讯、阿里巴巴、甲骨文软件、百度等名企云集;主导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国联通集团中原数据基地项目一期、郑州IT产业园等项目正加快建设。着力依靠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新兴产业之城、创新创业之城”特色的“郑州科技城”。

  产业集聚是世界范围内后工业时代产业布局的主要趋势,被公认为是提高城市竞争力乃至国家竞争力的优势战略。迅猛发展的郑州,在十二五期间牢牢抓住这一科学载体,使郑州经济实现了质的飞跃。展望未来,新常态带来新变化,新变化蕴藏新机遇。从“创业期”走到“创新期”的产业集聚区,必将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2中国(郑州)基金产业投资合作峰会丨为河南创新和产业发展贡献力量——访前海方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靳海涛

2022中国(郑州)基金产业投资合作峰会丨为河南创新和产业发展贡献力量——访前海方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靳海涛

  9月29日,2022中国(郑州)基金产业投资合作峰会举行。前海方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靳海涛发表主题演讲。   多年来,前海方舟深耕中原地区并逐步形成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前海基金群。自成立至今,中原前海基金群积极引进省外资本,深挖河南本地项目,带动其他资本投资河南企业。前海方舟基金群通过自身投资加同轮带动其他资本投资,合计为河南企业带来超过70亿元的投资资金支持。...

etaname

etaname

  为积极应对疫情对招商引资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今年以来,郑蒲港新区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招商引资工作,将“面对面”变为“屏对屏”,创新采取“不见面”“云招商”等形式,确保防疫、招商“两手抓、两不误”,实现项目推进不减速,跟进服务不停步。在全市招商引资“赛马计划”一季度考核中,根据各项考核指标累计得分,郑蒲港新区在全市开发园区分类综合考核头部,获得一季度招商引资“赛马计划”冠军。...

中新网河南|郑州惠济:21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招商引资迎来“开门红”

中新网河南|郑州惠济:21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招商引资迎来“开门红”

  中新网河南新闻3月2日电 在1日召开的“拼经济 保项目 开门红”惠济区头部季度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暨全员招商服务重点项目动员大会上,郑州惠济区集中签约21个重点项目,总签约额达290亿元。   此次大会上,惠济区共完成了与中科星联(深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招商蛇口股份有限公司、德胧集团、天涯若比邻(杭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21个项目的集中签约,涵盖双碳科技、智能制造、...

临颍县大郭镇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临颍县大郭镇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今年以来,临颍县大郭镇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地位不动摇,不断探索招商模式,创新招商机制,搭建招商平台,强化服务措施,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继续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地位不动摇,创新招商方式,突出以商招商、协会招商、以情招商,提高招商水平,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立足招大商, 主攻名企名牌, 力争在引进5亿元项目上求突破。进一步磋商“...

二七区召开“三个一批”项目暨招商引资工作专题会

二七区召开“三个一批”项目暨招商引资工作专题会

  4月19日,二七区召开“三个一批”项目暨招商引资工作专题会,强调要树牢“项目为王”理念,高质高效推动项目引进、落地和建设,落实落细各项政策措施,在“开门红”基础上力争实现第二季度目标任务“双过半”。   区领导陈红民、王传胜、刘奎志、王波等参加。   会议听取了全区一季度“三个一批”项目进展和招商引资工作情况汇报,分析研判项目招引、签约、开工、投...

企业招商的好帮手

企业招商的好帮手

  是网上营销的一种,是借助于互联网完成一系列营销环节,达到营销目标的过程。就是指企业把与招商有关的工作全权委托给拥有专业招商外包技能的公司去做,企业只需集中经营好自身的核心业务,在战略上进行全程监控,包括如下8点:   易启航就是一家具有多年招商外包经验的招商外包公司,有上千人的专业团队、有丰富全面的广告资源,只为做好招商外包一件事。易启航—企业招商的好帮手!...

南阳: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 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创新发展

南阳: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 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创新发展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支持南阳建设河南省副中心城市。这是省委赋予南阳的新使命,激动人心、催人奋进。对南阳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挑战与机遇并存。建设河南省副中心城市,需要项目支撑,需要招商引资拉动。而南阳面临的现实是, 在招商引资上与发达地区和先进地市的差距还很大,并且存在打乱仗、盯不紧、跟不上、效果差、个数少、块头小,产业项目和外资比重落后...

双碳合作项目正式落地滨河国际新城

双碳合作项目正式落地滨河国际新城

  2021年8月4日,河南省环境能源管理服务平台项目载体—河南环境能源服务中心有限公司顺利完成工商登记注册,这标志着双碳合作项目在郑州经开区滨河国际新城正式实现落地运营,打开了区域招商引资新局面,填补了河南省低碳能源交易服务市场的空白。   据悉,该项目是积极响应“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战略部署,经开区与省投资集团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的省地战略合作项目。7月20日...